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李治你彆慫 - 第二百零二章 該懲該賞?
翻页 夜间

第二百零二章 該懲該賞?[第1頁/共3頁]

李欽載的方命之舉,偶然中卻變更了大唐全部東麵戰線的唐兵力量,各路人馬急赴倭國,馳援李欽載所部。

半個時候後,李勣倉促入宮。。

那麼題目來了,李欽載究竟該罰還是該賞?

“老將軍不必衝動,哈哈,不是多大的事,不至於的,不至於的。”李治反倒安撫起李勣了。

李勣倉促一瞥,頓時怒了:“豎子惹了好大的禍!的確混賬!”

六千多人登岸敵國,一不謹慎就占了人家一半國土?這特麼是要滅國的架式呀。

狠狠將軍報拍在桌案上,李治怒道:“混鬨!”

李治頓時一滯,本來他是很活力的,可李勣比他更活力,語氣更狠惡,大有把本身的親孫子除之而後快之勢。

武皇後一語點破,李治和李勣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個計謀企圖之前不是冇人想到,而是當時倭國與大唐是友愛鄰邦,又自甘藩屬臣國,每年派多量遣唐使肄業,寒微舔狗的姿勢擺得太誠心,大唐實在不美意義對它動手。

李治躊躇再三,剛纔在氣頭上時,他想削了李欽載的縣子之爵,可氣頭過了今後,細心回想整件事。

李治聞言一振,倉猝道:“冇錯,保持戰局最首要,其他的瑣事前擱置不議。”

頓了頓,李治又安撫道:“景初少年意氣,不免打動,此次朕狠狠給他一個經驗,對他不是好事,以景初之大才,來日為朕再立新功,朕還是會重新起用,委以重擔的。”

李治謹慎隧道:“那朕……就略作小懲了?”

從貞觀年開端,大唐兩代帝王心心念唸的,不就是高句麗麼?

李治一愣,咬了咬牙,道:“英國公之孫莫非就……哼!來人,宣英國公入宮覲見。”

話冇說完,武皇後俄然打斷了他的話,輕聲道:“陛下,李景初畢竟是英國公的孫兒,您看……”

畢竟是三朝功勞以後,人家的祖父還是核彈級彆的鎮國砥柱,獎懲太重的話,不免傷了忠臣之心。獎懲太輕的話,朝臣又不會放過他。

“過不掩功,但功也不成掩其過,李欽載私行違令,此風不生長,不然軍中何故立威?極刑或可免,活罪難逃。流徙也好,羈押大理寺也好,總之必須嚴懲。”

李治帶著肝火,將軍報遞給李勣。

大唐長安城。

李治一驚,倉猝道:“快呈來!”

展開泛黃的軍報,李治倉促一瞥,然後倒吸一口冷氣:“這……”

李勣沉穩隧道:“老臣冇衝動,但景初此子肆意妄為,違背軍令,必須嚴懲。老臣家門不幸,出此誤國誤君之孽畜,老臣治家無方,難辭其咎,請陛降落罪。”

李治麵色烏青,冷哼道:“李景初好大的膽量,竟敢違背軍令,朕和海軍大總管孫仁師何時下過軍令讓他攻打倭島了?六千餘將士跟著他一頭撞進倭島,前後無援,孤軍深切,他覺得他是霍去病嗎?”

武皇後從他手中接過軍報看了一眼,亦吃驚道:“李欽載程伯獻率六千水軍將士橫掃倭國,已占國土其半,倭國國主遣使乞降,被李欽載嚴拒,王師將士持續向東推動,前鋒已至倭國京都飛鳥城外……”

以是,這件事可大可小,端看如何瞭解。

半個時候後,李治接到了來自百濟國的軍報,掃了一眼軍報後神采立變。

違令確切違令了,但……乾得標緻!

“海軍海上迷路,誤登倭國本島?”武皇後吃驚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