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封禪議定[第1頁/共2頁]
說著武後又瞟了李欽載一眼,笑道:“再說,景初本年又為陛下立了大功,發明瞭畝產五千斤的新糧種,來歲此時,陛下恰好攜新糧種登泰山,告祭六合,耀於廟堂。”
生在帝王家,不見得是幸事。
父女差點捧首痛哭,在坐的人裡,最難堪的莫過於武後了。
李治笑了,敏捷與武後對視一眼。
上官儀點頭:“是實話,官爵加身,那個不敬?少年郎東風對勁,可貴的是不驕不躁,謹守本分,長安城諸多後輩裡,你是最有出息的。”
武後也笑道:“當然不過分,陛下但是古往今來可貴的賢明君主,功勞不遜先帝呢。”
“小子當然用兩隻眼睛看。”
契必何力仍撐著額頭裝醉。
比如李治,他即位後佈下一盤大棋,為了對於世家門閥,從廢王立武,到默許王皇後和蕭淑妃被武後縊殺,再到厥後清算長孫無忌等等,統統的統統都是為了減弱世家門閥對皇家的影響。
親情不是她需求的東西,彆人的親情也一樣。
微涼的月色下,李欽載鮮明發明上官儀也坐在院子裡,正呆呆地望著天上一輪新月入迷。
大唐三位帝王,從李淵到李治,都不是稱職的父親,每一次帝王更迭,都伴跟著各種兵變和逼宮。
李欽載也嚴厲地朝李治住的屋子方向遙遙拱手,正色道:“上官爺爺所言,恰是小子心中所思也。陛下功蓋千古,前不見前人,後不見來者。”
很久,上官儀捋須正色道:“陛下封禪泰山,老夫當然是附和的,本日陛下所言冇錯,這幾年陛下之治,功勞頗多,已不遜於先帝的武功武功,不過封禪泰山罷了,天下人誰敢說不是?”
“上官爺爺莫誇了,除非您家另有倆未出閣的閨女,不然誇也是白誇。”
安撫了義陽和宣城的情感後,兩位公主意機地辭職。
上官儀低頭冇吱聲。
李欽載笑道:“長輩大多數時候還是會說人話的。”
武後掩嘴輕笑道:“陛下,封禪泰山,可不是本年便能成行的,陛下的旨意頒下去,從長安到河東道,國庫撥出賦稅,各地官府為迎駕的籌辦,期間起碼要一年半載。”
李治臉上頓時放了光,大笑道:“皇後所言有理,朕這幾年,滅了百濟,滅了倭國,收了吐穀渾,還發明瞭新糧種,如此多的功勞,登泰山封禪不過分吧?”
李欽載和崔婕蕎兒不得不住進了偏院裡,夜深之時,身邊的崔婕已沉甜睡去,李欽載卻失眠了。
李欽載倉猝上前:“上官爺爺,您……是失眠了還是尿炕了?”
李治後代現在的處境和運氣,大多與武後脫不了乾係。
李欽載臉上的笑容垂垂生硬,見李治對勁的模樣,內心不知為何堵得慌。
契必何力看看李治,又看看上官儀,饒是武將神經粗,此時也發覺氛圍裡不對勁的味道,判定摸了摸鼻子,一手撐住額頭,彷彿喝醉了。
看著跪在麵前的義陽和宣城兩位公主,李治不由眼眶通紅。
“平百濟一戰,蘇定方率軍收吐穀渾一戰,再加上去歲北方大旱,糧食歉收,這幾年國庫所耗繁巨,此時封禪……是否不大安妥?”李治端著架子假模假樣地問道。
不必然是帝王心性刻毒,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處。
李欽載向前一步,低聲道:“陛下若顧慮皇子和公主們,無妨多來甘井莊走動,天家親情殊為寶貴,還請陛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