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蜂擁而至[第1頁/共3頁]
劉阿四苦著臉道:“五少郎,那不一樣,敵國境內殺人放火劫掠都是天經地義,可在幷州不能搶呀,小人傳聞幷州有人向長安告狀了,朝堂裡很多禦史正要聯名參劾您呢。”
劉阿四美意腸改正道:“您本就跟陛下姓,您百口都跟陛下姓。”
販子贏利不需求甚麼品德底線,也不需求前提前提,隻要能發財,任何行業都無能,任何冒險的事都敢做。
趁著這波紅利還在,他們還得飛馬趕歸去,持續籌措一批糧食來幷州賣掉,熙熙攘攘,利來利往,這但是贏利的黃金時節呀。
李欽載老臉一黑:“阿四,比來有點收縮啊,要不要我把你調回長安,在我爺爺麵前回爐重造一下?”
來自江南的糧食,竟神不知鬼不覺到了幷州。
即便李刺史為了百姓生存情願被糧商宰,題目是他有錢嗎?天子確切給他撥付了國庫銀錢,但那筆銀錢絕對付出不起如此數量的糧價。
一上午的時候,便隻見糧商的車隊不斷地進入城門,百姓們紛繁圍聚在城門內看熱烈,每小我臉上都瀰漫著掩蔽不住的喜氣。
糧商們驚詫,人群頓時有些躁動。
北方大旱,對販子來講就是一個絕佳的發財機遇。
也證明李欽載完整不在乎財帛,他要的是能讓天子麵前一亮的功勞,幷州能安然度過此次水災,便是一樁極大的功勞。
李欽載笑了:“我一個臭名昭著的紈絝後輩,偶爾乾幾件巧取豪奪的事也不是不能瞭解,對吧?遐想我們當初滅倭國,六千將士在倭國搶了多少東西……”
賣光了糧食的糧商們喜滋滋地數著錢,連夜分開了幷州。
而北方的糧商們剛好需求錢。
四周八方的糧商確切來了,可……李刺史會付錢嗎?四十文一升,的確是殺豬價,堂堂刺史真的心甘甘心被這些糧商宰了一刀又刀?
劉阿四含笑宣佈本日該歇息了,明日持續收糧。
“讓他們等著,送入官倉的糧食重新打上封條,你帶領部曲半夜再將糧食送出城,比及天亮後再把糧食送返來,今後每天夜裡都這麼乾……”
李欽載不差錢,需求功勞。
這些撥付給他的銀錢詳細幾多數目,冇人曉得,獨一曉得的是,這筆財帛是天子格外賜給李欽載的恩寵。
“但是,五少郎,若按四十文一升的代價,五萬貫可買不了多少……”
李欽載是當明天子非常正視的臣子,他還是英國公的孫子,同時也被天子封為縣伯,為大唐立過很多功績,他乃至還把東邊的倭國滅了。
李欽載冇出麵,仍然是劉阿四歡迎糧商。
劉阿四吃驚隧道:“您該不會真籌算……搶了他們的糧食吧?”
府門翻開,糧商們入內,鮮明發明中庭堆著數十隻大箱子,箱子翻開後,內裡滿是銀餅和銅錢。
那位新上任的刺史不愧是天子正視的能臣,不聲不響便讓這麼多糧商重新會聚在幷州城內。
天作之合!
不知從那裡傳出的流言,言之鑿鑿地說,天子心繫北方水災,早在兩月前便下旨,調撥江南道各城池的糧食馳援,經過大運河送至北方。
李欽載令媛買馬骨的行動,終究將糧商們吸引過來了。
又到了第二天,冇賣掉糧食的糧商持續堆積於刺史府門外,等候府門翻開後賣糧食。
“不成說,照做便是。”
幷州刺史府以四十文的糧價當眾收買糧食後,動靜飛傳出去,三天的時候,奇異的事情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