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糧商囤奇[第1頁/共3頁]
李治笑道:“皇後所言甚是,朕這就下旨……”
武後更擔憂的是,若李欽載的這道奏疏裡把她和李治的意義都透暴露來,李治能夠會發怒,作為皇後公開與天子作對,伉儷之間大要的恩愛恐怕都保持不下去了。
李治一愣,接著暴露豪傑氣短之相,苦笑道:“國庫倒是有些餘錢,但糧食……真冇有。”
說完嫌棄地撇了撇嘴:“這字……真的不堪入目,不堪入目啊!”
如許的建議也隻要李欽載敢提出來,畢竟從千年後過來的他,比誰都清楚軍隊的首要性,特彆是在冇有任何但願的災區。
不是統治者冇想過,現成的幾萬勞力在那邊,如何能夠冇想到?
目光瞥向武後,武後也躊躇再三。
很久,武後輕聲道:“陛下,景初的發起,無妨一試,秋收之前,災情還冇到嚴峻的時候,若景初的體例能用,對大唐將來賑災亦有成例能夠鑒戒,總的來講,利大於弊。”
“會有甚麼結果?”
李欽載這是第一次以臣子的身份正式遞奏疏。
唐朝的府兵或許不是後輩兵,冇有為群眾辦事的認識,但隻要朝廷下了號令,軍隊能夠完美履行的話,對幷州的百姓來講,仍不失為龐大的幫忙。
武後心中一緊,倉猝也掃了一眼奏疏,然後驚奇地看著李治。
畢竟之前隻是一條成了精的鹹魚,奏疏這東西他是不管如何也不會寫的,與李治太熟了,寫奏疏反倒顯得生遠,更何況……鹹魚能有啥事上奏疏?掛房簷的位置曬不到太陽麼?
李治嗯了一聲,緩緩道:“幷州的旱情比朕設想的更嚴峻,景初說本年的收成恐怕不敷正長年份的三成,朝廷要做好賑災的籌辦,最好提早頒下政令,免除幷州賦稅,並趕在秋收前調撥賑災糧食,不然會有無數流民顛沛失所……”
李欽載神采漸冷:“如此說來,我這個刺史還得謹慎翼翼哄著那些糧商了?給他們磕一個行不可?”
這是不拿刺史當乾部呀,真當新上任的刺史脾氣好?
李治舒展雙眉,道:“景初說,將士卸甲除胄,進入幷州,代替本地徭役開渠引水,興建水庫……”
武後歎了口氣,道:“但是陛下,國庫所存糧食也不敷,客歲與百濟一戰,再加上滅倭國之戰,已破鈔了國庫幾近統統的糧食,還等著本年秋收後各地糧食充盈國庫,冇想到本年又碰到北方水災……”
他是被李欽載強拉出來的,李欽載說甚麼體察民情,然後幷州城的刺史和彆駕一號二號人物並肩逛了半天。
風趣的是,大災期近,三十多家糧鋪竟然全都關門上板,店外貼了一張佈告,說是糧食已售罄。
王實賦站在李欽載身邊,見李欽載的神采已有些森然之意,王實賦仍然麵無神采,看不出喜怒。
“甚麼啟事?”
武後湊過來一看,頓時噗嗤一笑,掩嘴道:“這字……臣妾總算曉得李景初也有不如人之處了。”
她冇健忘李欽載解纜幷州之前,曾經讓寺人帶給他的話。
李欽載耐著性子找了幾今後,終究落空了耐煩。
幷州城。
李治思考半晌,點頭道:“不錯,能夠一試,幷州北麵有寧朔都督府,可調將士三萬餘,朕將調兵權授予景初,可許他臨機調遣。”
凡是軍隊進入災區,他們乾的不是賑災,而是彈壓,防備。災情呈現的時候,朝廷已主動將哀鴻視作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