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靜觀其變[第1頁/共2頁]
這座城池固然蕭瑟瘠薄,但承擔著戍邊的首要感化,涼州四周有駐軍,約莫一萬人,由涼州都督統領,行政方麵由刺史定奪。
李欽載瞥了他一眼,緩緩道:“你要這麼說的話,我這裡另有一句好話和一句好話……”
李欽載點頭:“不急,吐穀渾那麼固執,讓他們多抵當一陣,我得先定個章程,不能冇頭冇腦闖出來。”
裴申一滯,這話就有點難辨了,他在躊躇該活力還是該歡暢。
刺史裴申是長安人,出身河東裴氏,涼州刺史任上已三年餘。
李欽載悠悠又道:“不過好話是,裴刺史,從這座刺史府能看得出,你真的是一個廉潔如水的清官,當然,或許也是因為這處所冇油水可刮。”
“那是天然,不誇大的說,現在的吐穀渾已是命懸一線,隻能把家底兒全取出來了。”
“舉凡海內隻如果十六到四十歲的青壯,全都要上疆場抗敵,無人能例外,很多王公權貴後輩都被充入了軍中,可見其國已多麼危急。”
這破處所他可待夠了!
李欽載嗯了一聲,道:“讓他們先打著,涼州駐軍不成擅動,標兵不斷刺探軍情,這幾日待機會成熟,我再執節入吐穀渾境出使。”
出使的事確切不焦急,狗咬狗嘛,總得讓兩邊都咬個縱情。
而涼州隻能一邊秉承所謂的“友愛”論調,一邊加大巡邊的力度,防備吐穀渾的犯境。
裴申倉猝惶恐賠罪,然後殷勤地將李欽載等一行人往涼州城內領去。
李欽載不悅道:“先進城,吃口熱乎飯再說,不是我說你,你這刺史當得冇禮數,哪有把高朋晾在城門外的事理,不求你載歌載舞夾道歡迎,一頓熱飯總要有吧?”
這幾日標兵不斷被派出去,除了刺探軍情外,兩邦交兵的後果結果也要查清楚,二狗子能夠打胡塗仗,但李欽載卻不能稀裡胡塗地出使。
“‘舉國青壯’的意義是,包含還未受烽火苛虐的吐穀渾東邊部落也將青壯調出去了?”
“請李縣伯慷慨直言,下官洗耳恭聽。”
裴申笑道:“下官甚為附和,我們無妨坐山觀虎鬥,讓兩國相互耗損著,李縣伯久在長安或許不知,吐穀渾也不是甚麼善茬兒,對我們大唐絕非大要那麼恭敬,此次也該讓他們受點經驗了。”
兩國不管誰被耗損,對大唐都是功德,大唐隻要盯著吐穀渾的國土不被吐蕃掌控,這是獨一的計謀目標。
這是李欽載見過最寒酸的刺史府,連甘井莊李家彆院都不如。
吐穀渾本就是個兩麵三刀的所謂藩屬國,對大唐殊恐懼敬,如許的藩屬國,不如趁早滅了,國土直接把握在大唐手裡更穩妥。
裴申驚詫瞪視。
…………
“多謝李縣伯誇獎,下官正如李縣伯所說,為官廉潔如鏡,剛正不阿……”裴申喜滋滋隧道。
“冇錯,狗咬狗,一嘴毛,讓他們先咬著,天子的意義是,吐穀渾的人死光了冇乾係,首要的是這塊地,不能落入吐蕃手中。”
裴申大讚道:“天子聖明,下官也是這麼想的。”
因而李欽載乾脆在刺史府住了下來。
“意義就是,哪天我懶夠了,俄然想活動活動,當時機會就成熟了。”
裴申道:“是,吐蕃軍勢如破竹,吐穀渾絕非敵手,諾曷缽可汗已將舉國青壯全數調往火線,可仍然難當吐蕃之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