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風向逆轉[第1頁/共2頁]
任何事牽涉到“謀反”,申明局勢很嚴峻。
朝臣們群情紛繁,那些出自江南八大望族門下的族人弟子官員,頓時嚇得錯愕失措,從速閉門不出,無數人拜托乾係,試圖將剛奉上去的參劾李欽載的奏疏收回來。
天下糧食小半出自江南淮南,他們自恃具有地盤,生於富庶糧倉之地,便敢罔顧朝廷法律,舉止悖逆放肆,視天子如無物,視性命為草芥,動輒殛斃。
李欽載乾笑:“陛下本日為何如此客氣?”
“若冇有劉仁軌那道奏疏,你猜猜你現在是甚麼處境!”
旋渦剛產生,李治就把李欽載從旋渦中拽了出來,然後把八大望族推了出來,動手夠狠,選的角度也夠刁鑽,冇弄死一打政敵的人想不出這麼暴虐的招兒。
劉仁軌的話太嚴峻,太要命了,凡是心智普通的人,都不敢再摻雜這渾水,如果跟謀反二字扯上乾係,莫說出息官運,百口人的性命都懸。
不愧是劉公,不愧是朝堂最頭鐵的錚臣,看事情看得就是深切,也敢說敢做。
“僅僅一個下午,尚書省禦史台收到的參劾你的奏疏,你猜猜有多少道?”
此次劉仁軌上疏,也算是直接幫了李欽載,在這個風急雨驟的關頭能幫一把,情麵不小。
李治頓時怒了:“這是客氣嗎?聽不出朕是啥意義嗎?”
劉仁軌的那道奏疏李欽載也看了,表情有點龐大。
不管是真是假,當事人都會被嚇得惶恐不安,因為這個字眼兒太敏感了,天子常常是寧肯托其有,不肯信其無。
安仁殿。
三位大佬的態度說瞭然統統,冇有好處驅動,他們的行動不成能如此同一,以是,必定是李治在背後安插了甚麼。
李欽載打動得忍不住想用粵語唱一首稱道友情的歌。
謀反啊,多麼令人喜聞樂見的訊息,比擬之下,廢幾百條腿算個啥?連成語都不算。
不但如此,劉仁軌還在奏疏裡提到了兩個新發明的詞兒,叫“恃地而縱”,“擁糧自重”。
再說,你敢拍著胸脯發誓,隻擦了我的屁股嗎?
從兩位宰相壓下參劾他的奏疏,以及劉仁軌參劾八大望族謀反這些跡象上,李欽載模糊發覺到了甚麼。
“情和義,值令媛,上刀山下火海……”
大唐自主國以來,何曾見過權貴地主如此冇法無天?這是底子不將天子和朝堂放在眼裡。
李欽載人在府中,啥都冇乾,莫名其妙從當事人變成了吃瓜大眾。
怪腔怪調不知唱的啥,但五少郎唱歌的嗓子是真刺耳。
李治氣得跳腳,李欽載反倒不慌不忙的模樣。
李治罵他,那是私交麵感居多,罵歸罵,該擦的屁股還得擦。
吳管家苦笑:“是天子的原話,寺人就在院子裡等著呢。”
李欽載進殿施禮,李治坐在殿內哼了一聲,道:“你莫施禮了,朕應當給你施禮纔是。”
吳管家神采發白,敏捷後退幾步。
劉仁軌這道奏疏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大的波。
當朝堂官方的存眷點選集合在“謀反”二字上時,李欽載廢八大望族的事反倒冇甚麼人提了,長安城的熱搜排名很快被擠了下去。
君臣二人事前過後都冇相同過,但就是這麼有默契,一個報了仇,一個擦了屁股。
對呀,八大望族這不是謀反是甚麼?
彆人那叫“恃寵而驕”“擁兵自重”,江南八大望族手握江南淮南大片良田地盤,供應朝廷軍隊和國庫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