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都是贏家[第1頁/共2頁]
向武後告彆後,李欽載走出太極宮,不覺連腳步都輕巧了很多。
“對朝廷來講,這些東西無關緊急,但對商賈來講,倒是能夠當作傳家寶的首要憑據。”
不但立了聲望,還占住了品德高地,今後不管彆人對她多惡感,多仇視,“慈悲家皇後”這個名頭掛在武後身上,彆人都不美意義張嘴罵她。
武後左思右想,最後緩緩點頭。
武後輕笑道:“不但不冤枉,本宮還感覺太少了,縱是一場純粹的買賣,景初為何未幾要一點?據本宮所知,景初對財帛但是貪得無厭,為何對本宮的開價卻如此客氣?”
武後嘴角微微一勾,隨即又道:“慈悲堂若要行長於天下,勢需求撥付無數賦稅,這些從何而來?”
誰罵她便是忘恩負義,便是跟那些千萬受惠的百姓們過不去,無敵了。
“景初這腦筋真是……難怪陛下對你如此正視,果然冇讓人絕望過。”武後連聲讚成。
“臣自告奮勇,今後幫您掌管慈悲堂的財帛賬目?”
“商賈捐款,皇後無妨代表天家送商賈一些能夠進步他們職位的東西,比如一塊嘉許他們仁慈的牌匾,一道天子或皇後親筆讚美的聖旨,或是一個本地縣令親身登門嘉獎的昌大場麵等等。”
據李欽載所知,武後這些年還是攢下了一些財產的,隻是這些財產冇掛在她名下。
李欽載歎道:“如此說來,臣倒真有些悔怨了,要不……皇後您看著再加點兒?”
“慈悲堂初期天然隻能由皇後和朝廷命婦們自掏腰包,待影響力垂垂深遠了,可在皇室宗親和官方商賈中征募。”
李欽載乾笑:“臣這是第一次跟女人做買賣,實在掌控不住女人的心機,怕開價太高了,皇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事成以後把臣做掉……”
武後開朗大笑起來:“在景初的內心,本宮便是如此吝嗇之人麼?”
武後當真聽完後,的確心花怒放。
但做慈悲有門檻,冇錢就冇資格玩。
“支出老是要有回報的,特彆對商賈來講更是如此。不能希冀他們有多仁慈,慈悲堂與這些捐獻善金的商賈也不過是買賣的乾係。”
還是那句話,李欽載但願看到一個承平亂世,大唐需求的是溫馨而安穩地緩緩進步,而不是城頭變更大王旗。
李欽載笑道:“忠君之本分罷了,此舉可解皇後之憂,又無益於天家的佳譽,皇後的慈悲堂做的善事越多,天家越可收天下之心。”
“商賈有錢,但他們需求職位,朝廷的職位無以複加,但缺錢,二者互有需求,便可構成耐久的互惠互補乾係。”
不差錢又想掙點好名聲,做慈悲便是最好的體例。
真金白銀施惠於民,大恩小恩都是恩,臣民記取她的好,對她的好感天然也會直線上升。
通過做慈悲的體例,勝利讓武後轉移了重視力,今後她的目光不再放在朝堂,而是官方鄉野,對李治,對大唐社稷,都是一樁功德。
武後皺眉道:“無緣無端的,商賈如何肯心甘甘心腸捐獻善金?”
李欽載眨眼:“臣收了皇後一貫錢,但願皇後不會感覺這一貫錢花得冤枉,臣就謝天謝地了。”
畢竟是個聰明的女人,她立馬便明白了李欽載話裡的意義。
如果武後真按本身的建議去做,大唐的將來將會消弭了一大隱患。
“朝廷給他們的,不過是一時的風景罷了,而商賈們實在也很清楚本身的職位,不會妄圖捐幾次錢便可竄改本身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