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收拾善後[第1頁/共2頁]
雄師壓境的姿勢如同獅子搏兔,給四方蠢蠢欲動的望族和鄉紳地主形成了極大的心機壓力。
四週一片火光,各處都是屍首。
朱盛州瞻仰蒼穹,冷靜流下淚來:“地府之下,老夫自向朱氏先祖叩首請罪,不肖子孫朱盛州,傲慢自大犯下大錯,而致闔族滅門,老夫罪該萬死,當百世淪入畜道,不配為人!”
李欽載都感覺本身有點變態,像影視劇裡的大反派,現在就差一個替天行道的公理俠客出來清算他了。
以是,李欽載建議他到官方體察農戶痛苦,究竟是為了甚麼?
與此同時,朱盛州眸子裡的光芒也在頃刻間暗淡無光,終究斷氣。
交代以後,李欽載昂然走出了朱氏祖宅的大門。
同時,與朱氏有連累的各地村落鄉紳地主,也被各地官員勒令清查田產和名下耕戶,同一造冊在案,官府封存卷宗。
朱氏祖宅的動靜垂垂小了,該說的話已說完,該死的人也死儘。
在滅朱氏的同時,駐紮在嶽州的薛仁貴所部一萬五千雄師也拔營出發,往東開赴。
說完朱盛州俄然從懷裡取出一柄小巧的匕首,匕首出鞘,猛地朝本身的心口狠狠紮下。
…………
這位天子欽差奉旨下江南,他要立威。
“我之所為,為國為民,無愧於心,更無愧社稷百姓,凡人之軀自有國運護體,百邪不侵。我不怕你來索命,你若敢來,我讓你再死一回!”
一個家屬,名下坐擁三十多萬畝地盤,並且據他所知,江南八大望族裡,陸氏所擁之地盤並不是最多的,反而是墊底。
從村落走出來後,陸雲彷彿有點明白了。
“收殮朱氏的死者,活著的族人全數拿入姑蘇刺史府大獄,朱氏田產莊園家資全數封存,任何人不得妄動。”
漫天神佛,當佑。
天亮以後,李欽載滅朱氏的動靜如瘟疫般伸展,姑蘇周邊的城池最早獲得動靜,各大望族紛繁錯愕大怒,不敢置信。
江州城外,某個偏僻的村落。
前次與李欽載的說話,陸雲確牢記在了內心,並且他很聽話,老誠懇實地走進了村落,體察官方農戶百姓的痛苦。
血光迸現,朱盛州圓睜雙眼,氣味垂垂衰弱,卻仍死死地盯著李欽載的臉,彷彿至死也要記著李欽載的這張臉,死了也要向這位滅門仇敵索命。
安享繁華的望族後輩在村落裡走了一圈,表情頓時跌落穀底。
李欽載向長安送出了奏疏,除了將事情前後詳細解釋以外,同時也要求李治告急調派吏部和刑部官員赴江南,措置善後事件。
一個強大風景的望族,徹夜完整崩塌。
因為都昌縣命案?
滅一門而救萬民,萬家生佛,功德無量。
朱氏滅了,但清算善後倒是一件非常煩瑣且費事的事。
因為拒種番薯?
但是,李欽載既然做了,便不會給任何仇敵反攻的機遇。
毫無征象地產生了滅門之禍,盛至頂點的偌大望族,一夜之間化為飛灰,樓台塌了,人也散了,昔日的昌隆氣象竟如黃粱一夢,夢醒俱空。
身後的火光輝映在他後背,像拂曉天涯的霞光。
就在五千雄師圍殺朱氏祖宅的同時,江南各州縣的刺史縣令都收到了李欽載下發的告急公文。
村落外的羊腸小道上,陸雲麵無神采地緩緩從村落走出來,路邊的侍從和馬兒在悄悄地等著他,但陸雲卻冇上馬,而是負手持續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