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風雪歸人[第1頁/共2頁]
李治攙扶著他的胳膊,高低打量李勣一番,眼眶泛紅歎道:“英公為國交戰數年,愈見衰老了,朕心中有愧,辛苦英公了。”
李治的身後,武後也是一襲正式的皇後朝服,溫馨地站著,四周的文武百官皆正色恭立,數百人就如許在漫天風雪裡,等待一名遲暮老將的返來。
交戰平生,閉幕歸鄉,這裡便是彆人生最後的終站。
李勣的語氣裡頗多遺憾,他實在很想把英國公的爵位傳給李欽載。
氛圍有點呆滯,祖孫倆麵對這個沉重的話題,都冇了閒談的表情。
“老臣何德何能,竟勞動陛下皇後和諸位同僚出城遠迎,折煞老臣也。”李勣沉聲道。
“稟老公爺,天子率百官在城外三十裡柳亭迎老公爺班師歸京。”
李敬業現在官居柳州司馬,長年在外為官,甚少回長安。
對於這位李家的宗子長孫,李欽載的親堂兄,論起親疏來,李欽載實在對他還是比較陌生的,對他的為人本性更是不體味。
李欽載並不在乎英國公的爵位,現在的他已爵至郡公,間隔爵晉國公也隻差一級,隨便立個功便上去了,當爵一代不比當爵二代更舒坦嗎?
人在朝堂混,小弊端多一點無妨,心性如果長歪了,很有能夠走上百口團滅的門路。
風雪迷濛,鬚髮鬢角與白雪混為一色,身上的鐵甲仍然筆挺堅固,遲暮的老將騎著肥胖的老馬,現在竟在故鄉以外情怯。
這不是李欽載的小我猜想,宿世的史乘上也有過明白的記錄。
一名部曲在風雪中策馬奔來,人未至卻已翻身上馬。
李勣大驚,嚇得倉猝膜拜行禮:“陛下千萬不成……”
“今後老夫不在了,李家如有難,你能伸手幫一把,自當不遺餘力,若禍事太大,你也擔待不下,便上疏背刺李家一刀,以此為證,與李家拋清乾係,今後李家以你這一支為正脈,敬業以後,存亡由天。”
李欽載與他的交集,還是當年李敬業被捲入一樁本地的風騷案,事情處理後,李敬業官複原職回了柳州,從那今後數年光陰裡,李欽載一向冇見過他。
李敬業,從今今後,我會死死盯住你的。
話冇說完,李勣抄起一把火鉗扔向他:“滾!”
李欽載沉默以對,心中卻悄悄做了決定。
但端方是端方,李勣也冇法竄改。
駐馬山巒,李勣看著遠處的長安城牆,眼神中多了幾分暖意。
李勣剛纔評價李敬業,此中有一句話比較一針見血,他說李敬業“心性不正”。
“英公為大唐立此不世之功,理應受此禮。”李治當真隧道。
李勣年紀大了,受不得顛簸,路況又不適合策馬奔馳,李欽載耐煩地伴跟著他,一起如同走馬觀花普通緩行緩駐。
但李欽載能夠必定,李勣的內心裡對李敬業一向是不對勁的。
…………
騎隊護侍著祖孫倆出了洛陽城門,無數官員武將冒著大雪前來相送,世人站在雪地裡,畢恭畢敬地躬身施禮,直到送出城外十裡,世人目送騎隊的身影在風雪中消逝。
唯獨“心性不正”,對全部家屬來講,便算是埋下了禍害,並且是抄家滅族的大禍。
李勣喃喃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此言甚妙,哈哈!不錯,老夫一把年紀了,倒不如你通透蕭灑。”
緊接著,四周的文武百官也紛繁朝李勣躬身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