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1頁/共2頁]
大唐若要了金齒部,即是堵截了吐蕃和南詔六國的來往,今後吐蕃的南麵邊疆將直麵大唐邊軍,曾經與南詔六國眉來眼去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
金齒部是南邊的一個部落,位於吐蕃和南詔六國之間,同時也剛好卡在大唐與南詔六國的邊疆線上,約莫是後代雲南和緬甸交界的那一帶,處所不大,但計謀意義很首要。
周邊鄰國被你挨著個兒的欺負疇昔,另有冇有天理公道?當年吐蕃與大唐的牴觸,不過是為了小小的吐穀渾,現在吐穀渾已經歸屬大唐,吐蕃老誠懇實撤兵了,你們還要如何?
讚悉若眯起眼打量李欽載,他在辯白李欽載的這番話究竟是至心話,還是隨口詐一詐他。
李欽載笑了:“大相可知我大唐幅員廣寬,耕地千萬頃,現在已是炎夏,而海東半島的捷報不日便至,待到本年秋收,國庫又能收上糧草,支應下一場戰役充足了。”
這位大唐馳名的重臣彷彿不大樂意兩國停戰,乃至恨不得兩國打出腦漿子纔對勁。
在解纜來到大唐之前,他與吐蕃海內的君臣們都有過參議,實在他們的猜想跟李治一樣,都感覺大唐剛經曆東征之戰,應當不會不足力掉轉兵鋒頓時對吐蕃開戰。
讚悉若身軀微顫,儘力壓抑心頭肝火。
因為南詔氣候和叢林地理特性,他們叛唐以後,大唐還不好清算他們,作戰環境太卑劣了,朝廷常常隻能以懷柔安撫為主。
也有私家方麵的啟事,讚悉若剛繼任吐蕃大相,能夠說本身的位置還不大穩妥,這個時候更不敢等閒與大唐開戰。
讚悉若神采愈發丟臉,麵前的美酒好菜也冇表情入嘴了,表情越來越沉重。
多大仇多大怨,非要滅國嗎?
李欽載安靜隧道:“大唐要金齒部。”
半晌以後,讚悉若緩緩道:“李郡公,吐蕃不肯再啟戰端,隻願兩國世代戰役,不知要支出甚麼代價?”
如果大唐真要滅吐蕃,有了那種鋒利的火器,說實話,滅吐蕃題目不大。
讚悉若皺眉沉聲道:“還請李郡公直言。”
這也太霸道了吧。
“李郡公,恕外臣直言,大唐東征以後,將士久疲,國庫已空,恐怕有力再支撐起一場大戰了吧?”讚悉若語氣凝重隧道。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現在我強你弱,你們又誇大兩國戰役友愛了,是戰是和都是你們說了算?”
它是聯絡吐蕃和南詔六國的紐帶,是必經之地,同時也是大唐,吐蕃和南詔六國之間的計謀緩衝地帶。
李欽載眉眼不抬,淡淡隧道:“百姓喘不喘氣,與我何乾?”
冇想到一頓酒竟然還喝出了不測的收成。
“大唐將士挾海東大勝之餘威,一鼓作氣把吐蕃滅了,今後大唐再無勁敵,社稷起碼可得百年承平,百姓若要喘氣,何不再忍一忍,就這最後一戰了,咬牙滅了吐蕃,子孫後代今後安享承平,再無憂患。”
酒宴氛圍驀地僵冷,賓主墮入久久沉默。
昔日半斤八兩的敵手,現在竟然惹不起了,吐蕃不得不低頭。
以是讚悉若此次來長安可謂是信心滿滿,不管多少年後兩國乾係如何,起碼他來長安應當能談出一個四五年的戰役。
闔眼沉吟半晌,李欽載緩緩道:“若吐蕃真但願兩國戰役相處,世代永罷兵器,倒也不是不可……”
讚悉若的神采愈發凝重,他發覺到此次使唐,過程恐怕不會太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