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六宮鳳華 -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進言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進言[第1頁/共2頁]

謝明曦目中閃過一絲奇特的光芒,眉頭伸展,笑了起來:“好,本宮曉得了。”

盛鴻張口扣問新律法推動之事。

安王話已說出了口,不顧汾陽郡王眼色連連,獨自說了下去:“霽哥兒上朝聽政,今後霖哥兒霆哥兒要不要也入朝?此事皇兄可得想清楚想明白了,再做決定。”

也就是說,新律法是公佈了,推動實施還談不上。

本日是小朝會,有資格插手小朝集會事的朝臣,一共隻要二十餘人。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臣。汾陽郡王和安王也一同列席小朝會。

安王心潮起伏,耳畔響起盛鴻的聲音:“你放心,朕對統統侄兒一視同仁。霽哥兒有的,霖哥兒霆哥兒也有,待今後雲哥兒長大了,朕也一同對待。”

……

冇想到,盛鴻竟未起火,乃至笑了起來:“你說得冇錯,朕是得好好想想。”

陳尚書被噎得麵色丟臉,立即向天子請罪:“老臣絕無乾與天家之事的意義。請皇上明鑒。”

盛鴻神采穩定,目光掠過眾臣的麵孔:“陳尚書的發起,諸位愛卿如何看?”

謝明曦也未嫌棄他渾身的酒氣,親身扶著他去了淨房。洗去一身的酒氣,又喂他喝了醒酒湯。

緊接著,又有幾位臣子張口附議。

老臣們很有城府,雖覺天子本日行動不雅,也無人多嘴多舌。

這個安王,說話也太直言不諱了。

安王纔是真正的聰明人,從不肖想不屬於本身的東西。

盛鴻看了安王一眼,淡淡一笑。

盛鴻倒也不急。凡是社會竄改,冇有一蹴而就的事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漸漸推動便是。

工部尚書第一個張口同意:“老臣覺得,陳尚書這一發起頗佳。”

此中,便有戶部的趙侍郎。這位趙侍郎,是魯王妃趙長卿的堂兄,亦是魯王世子盛霽的堂舅。

盛鴻正要叮嚀退朝,陳尚書忽地咳嗽一聲,拱手上前:“啟稟皇上,老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聰明且循分,實在可貴。

盛鴻先給安王一個讚成的眼神,然後淡淡說道:“此事朕會考慮,先散朝吧!”

安王不敢再多想,忙笑著應道:“皇兄賢明神武,早有定奪,是臣弟杞人憂天了。”

盛鴻冇有說話,隻一個勁兒地笑。笑得暢懷得意。

一席話,意味深長,可圈可點。

汾陽郡王用力咳嗽一聲,衝安王使眼色。

汾陽郡王:“……”

散朝後,眾臣拜彆,汾陽郡王和安王被天子留了下來。

首輔陸閣老沉聲應道:“新的律法已昭告天下,也發至各州郡。臨時還冇出甚麼不對。”

隔日,盛鴻頗覺臉酸,不時伸手揉一揉麪孔。

“昔日舊事,千萬不成重演。”

安王大著膽量說了這番話,也有摸索之意。摸索的成果,卻令安王驚奇不定。連這等話,皇兄聽了都不活力。

安王幼年氣盛,可冇汾陽郡王兜兜轉轉的耐煩,直截了本地說道:“霽哥兒入不入朝聽政,和陳尚書冇甚麼乾係吧!陳尚書巴巴地提起此事,到底是何企圖?莫非要替皇兄當家做主不成?”

皇兄內心到底打著甚麼主張?

他們三人,公然未孤負盛鴻的等候。

這一晚,盛鴻興趣頗高,直至子時,才酒氣醺然地回了椒房殿。

幾位閣老臨時冇出言,倒是汾陽郡王,忍不住張口調侃:“陳尚書倒是非常體貼魯王世子。寧王世子閩王世子也都不小了,不如請陳尚書考慮一二,一併安排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