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龍樓獨望玉花飛 - 第三十九章 風波無定
翻页 夜间

第三十九章 風波無定[第1頁/共3頁]

說罷命人取來好幾套厚緞做的衣服擺在桌上,本身叫下人取去棉被和被套子來。自個兒一瘸一拐,扶著牆有氣有力地進了房。

而南館三地點南熏坊東江米巷當中,安設的是朝鮮、日本、安南、瓦剌等國使臣,因為靠近玉河,故而也叫玉河館。

近些年來,朝鮮灣商在天津、遼東等地也很昌隆,走販人蔘、土布、馬驢騾、白米、銅碗、瓷碗之類。此風漸染至都城,現在亦有朝鮮販子來京行販,朝廷雖儘曉得,但念朝鮮恭敬之國,頗知禮節,故而除非暗裡買賣硫磺、弓角等禁物,普通不予理睬。

如此一想,哀情湧動,又有點想哭了,隻是當時人多,他好輕易忍住了才問:“皇後孃娘俄然下賜這麼多綾羅綢緞是做甚麼呢?”

慶和眼眶濕濕的,悄悄說了句:“娘娘為太子爺真是勞累了很多。”

房和出宮采辦多,總也曉得些動靜,剛巧這個月來了一批朝鮮灣商,就住在天慶寺一帶。他先是奧妙和人聯絡過,又探聽著會同館那邊兒的動靜。

侍女慶和抱著個鏽盒過了來問道:“娘娘要做甚麼?”

“這如何行呢!”太子妃急道,“不管如何,今晚我必然要去看看他,給他送些衣服、被子,免得著了寒,和我一樣了。”

今上說此話時,太子妃就在他身邊,當初不感覺這話有甚麼希奇,可現在想來意味悠遠。

前幾天就聽人說比來朝中有很多大臣提了廢太子的事兒,鬨得她孱羸的病體更禁不住了。這時候一個侍女出去道:“娘娘,純妃娘孃的手書。”

太子妃接過手書,翻開一看,上頭細細列著一堆官員,都是這幾天彈劾太子的。

會同館乃是朝廷歡迎本國使臣之處,分南北兩館。北館六地點廓清坊,凡各地藩王公差職員,女真、朵顏三衛韃子,吐魯番、撒馬爾罕、哈密、赤斤、罕東回回,西南番人等俱在北館安設,故而北館也叫諸王館。

盛清邊笑邊勸:“娘既是老糙手,細心摸壞了。”

慶和道:“奴婢傳聞,太子爺在太廟連換洗的衣服都很少,皇上又叫他穿粗布衣服,吃不好、穿不暖,每日都想著返來呢!”

理王看了半天,哀哀想著如許好的東西竟隻是皇後用剩的,可本身母親死前最喜好的那件艾綠的披風,也不過是他撿了很次的料子找人裁的,她還怕穿壞了呢。

琴袖命房和、曲相成二人先去請他們喝酒,探探他們的口風,也探探他們賣價的底。可聽他們回報說幾次三番下來,朝鮮灣商的口風卻很緊,必然要那“大人物”親身來才肯說。

理王不解地看了一眼琴袖,琴袖笑道:“這是娘娘賜給我打賭用的。”

好一晌,太子妃才釘好了被子,坐在被子上呼呼直喘氣,摸著被上寶相花的紋樣,不由慨氣說:“但願他睡在被中,有這一身寶相花庇佑了。”

琴袖先命房和派人跟一個姓金的朝鮮使臣通過氣,說是有一個大人物家的夫人想要買人蔘,這風一放出去,頓時便有朝鮮灣商找上來扣問賣價。

乍一看倒也冇甚麼,可久經朝廷風波的太子妃卻有著極其不祥的預感。他們的官是不大,但是他們的背景卻一定不是大人物。

他和太子一母所生,嘉王操行良好,夙來隻愛讀書、從不肇事。雖說今上以武功治天下,多少對文弱的嘉王不靠近些,可他也曾對太子說過:“朕要你做守成之君,而非開辟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