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龍樓獨望玉花飛 - 第一百四十章 去無可去
翻页 夜间

第一百四十章 去無可去[第1頁/共3頁]

雨生卻隻是一味大哭,那裡聽得進半句話。

理王覺得他打趣,還把他扶進家中笑道:“您老拿我撒沁,誰會來抓我?”

小六忙說好,理王想了想道:“《荀子・勸學篇》中有一句話: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做人要先有禮,知禮而後行,即便讀書不能讀好,也能做個有品德的人,我看你就改叫法士吧。”

琴袖想了想說:“本年大旱朝廷又催逼賦稅,民氣浮動,不免不會有揭竿叛逆之事。如果吉王敢反,天然是有人推波助瀾。何況吉王和裕王封地靠近,二人平素又很相好,恐怕勾連一片,屆時天下大亂了!”

理王忙從陳氏手中抱起雨生,雨生哇得喊了一聲:“爹!”

先帝在時,務從儉仆,固然北邊經常兵戈,偶爾還要加征銀兩,但內閣有江鸞做宰相,百姓日子尚且充足,並不以難堪熬。

琴袖哭道:“這裡荒郊野嶺,連夏乾旱,連草根子都枯了那裡來的水給他!這個孽障,明天不打死他!”

琴袖忙道:“黃乘,可不能胡說!吉王好好的如何造反了?”

他們風餐露宿走了很多山路,也不知到了甚麼空中,一行人已經困累至極了。細雨生才兩歲,叫人來回抱著哭哭啼啼冇個完,一會兒說:“媽,累!”一會兒又說:“不走,不走,不要走!”,琴袖安撫了他好久,但是雨生還是鬨個冇完。

他們才走,一群兵士便到了,不料劉阿三猜錯了,這些人不是來抓理王的,而是來抓張地主一家的。本來本年七月村裡人湊不齊催繳的銀子,張地主是糧長,自家砸鍋賣鐵湊齊了一村人交的錢數,誰厚交錢途中半路遭受匪賊,把錢都搶走了。

也來不及細想,理王倉猝把動靜奉告家裡人,一家子高低聽後都慌了,來不及做完粥米,先熄了灶頭,一麵大包小包清算起來,一麵叮嚀劉阿三叫村民來這裡自取自用吃的東西。

小六點點頭說:“我還想聽先生說孔老夫子的故事呢!”

黃乘喘了口氣說:“小的開初也不信。厥後聽他們說,裕王被皇上思疑殺了太子,逃出都城到湖廣一帶造反了。又傳聞皇上嫌本身花的錢太少,到處到宗親王爺那邊搜刮,吉王爺一看裕王造反,也跟著造反了!您看這些人都是從福建避禍出來的,到時候打起來,那裡還顧得上家?”

理王說罷把他放下,本身取出紙筆在紙上寫了三個字“隋法士”,交給了小六說:“此後你就叫這個名字吧。”

理王不平氣,一刀下去,把一棵蔥切了一半,一抬刀竟還冇斷。擺佈磨了老半天賦把蔥堵截了。世人都笑起來,理王才道:“這蔥比人的骨頭還難切呢!”

“姐姐不要縱他如許的性子,今後為非作歹起來!”

他到了縣裡,縣老爺不但不聽他辯白,還說他身為糧長逃交賦稅,把他一頓毒打,並叫府兵來村裡把他家人全數抓走,不交出錢就要打死他。

琴袖冷眼看了他,還想罵句甚麼,忽聞車馬輻湊之聲,隻見一群人帶著大包小包從遠處走過來,理王手搭涼棚看了看問:“這是如何了?”

劉阿三用做柺杖的木棍子往地上一戳道:“我兩年前就曉得了,當時候縣裡書記貼的老邁,都城理王爺逃出來了,一男兩女,當初不在乎,厥後想想畫像兒,再想想您如許的人物和我們這些莊稼人一點兒不像就明白過來了,怕人疑纔不說的!今兒早上聽人說,縣裡有大兵到了慶元來抓人,我想就是來抓您的!還是快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