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九)[第1頁/共3頁]
後一句話,是他親身察看後得出告終論。夾河縣、清河與臨河三縣,泥土肥饒,水源便當,是以固然是三個彈丸之地,城裡卻住著很多糧食滿倉,牛羊滿圈的大富人家。可這些人,一個個卻鄙吝得很。眼睜睜地看著滿城的流民被餓得皮包骨頭,不但不肯捐募一些糧食幫忙官府賑災,反而囤積居奇,搶先恐後地建議了國難財。
“行了,都說我冇聞聲了!”柴榮再度笑著擺手,“大朝晨的,你這吃緊忙忙要去哪?你家侯爺呢,他去哪了?”
聲音固然稚嫩,卻一句接這一句,讀得清楚流利,層次清楚。
鄭子明是他從半路上撿返來的好兄弟,鄭子明是他一手攙扶起來的親信愛將。這些年,從李家寨、到滄州再到冀州火線,鄭子明的每一次勝利,背後都有他的汗水。鄭子明的統統戰績,幾近都離不開他這個大哥的大力支撐。
“也不看看我們鄭侯爺是誰,想當初,滄州的士紳和堡寨主們聯手對於他,都被他輕鬆擺平了。眼下不過是戔戔二十萬流民!”
“行了,剛纔你罵人的話,我權當冇聞聲!”柴榮“詭計”得逞,也不為己甚。笑了笑,用力揮手。
眾親衛七嘴八舌,把敬佩的話不要錢般往外倒。太子柴榮聽在耳朵裡,不但不感覺妒忌,反而感受身材輕飄飄的,彷彿腋下生出了兩股輕風。隻要略微加一把勁,就能令本身直上青雲。
“來人,給我把潘小妹兒喊過來!”柴榮頓時感覺有些難堪,眼睛一轉,心中立即湧起了幾分促狹。
但是,虎帳裡人太多,對方又走得實在倉猝。底子冇有聞聲他的呼喊,儘管持續策劃坐騎,越走越遠。
“殿下啥時候見過我家侯爺用刀子對於過本身人?”潘美晃了晃腦袋,臉上的笑容愈發詭秘,“不信,您本身一會兒去看。殿下,請恕末將先走一步!”
……
“可不是麼,要我說,安設流民這差事,比兵戈都難!”
“多謝殿下!”潘美神采頓時一紅,翻身上馬,牽著韁繩走近,“我剛纔也不是想罵人,軍中男人麼,不免鹵莽一些。有些蠢話……”
“殿下您還不曉得麼,我家侯爺,向來不打冇掌控的仗!”聽了柴榮的提示,潘美不但一點兒都不焦急,反而臉上暴露了一縷詭秘的笑容,“您就等著聽好動靜吧,放心,這群土財主,入夜之前,保準會搶先恐後地把糧食送到虎帳裡頭來!”
第七章治河(九)
“潘小妹兒……”
那些乾不了活的老幼婦孺,也都比本來精力了很多。被成群結隊地安設在朝陽處,一邊幫著官兵朝架起的大鐵鍋下填柴,一邊從鐵鍋裡舀了放過藥草的沸水,洗濯手頭獨一的幾件衣服。
“哦,理應如此!”柴榮笑了笑,敬佩地點頭,“不過,把縣裡頭大戶調集起來捐獻,你家侯爺是不是想得太簡樸了?那些人,據孤所知,可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話固然這麼說,他肚子裡畢竟有些放心不下。是以在用過早餐以後,略微措置了一些平常公事,便換了一身平常下級軍官所穿的袍服,帶著郭智等二十幾名親衛,信馬由韁地朝著夾河縣城趕了疇昔。
整天被王峻盯著,他平素連走路都提著一百二十個謹慎。也就是在鄭子明的虎帳裡,才終究感受本身又活過來了,活得像個實在的人,而不是寺廟裡的土偶木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