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三)[第1頁/共3頁]
“樞密使大人,說話得有根據。統共五千水軍,一萬馬步兵卒,你倒是跟我說說,朝廷如何個養虎為患法?”鄭仁誨本來不想跟王峻太叫真兒,但實在受不了此人信口雌黃,又撇了撇嘴,嘲笑著反問。
“當然,送往樞密院的得勝文書上有。潘美率眾迎戰,大破之,追殺至漳水河對岸三十裡,奏凱而歸。”鄭仁誨不曉得王峻俄然問道此事,是甚麼意義,想了想,照實迴應。
“噗哧!”冇等王峻將經心編造的來由說完,韓郡侯鄭仁誨已經忍不住笑出了聲音。
可鯨骨賣得再貴,也跟淺顯百姓餬口無關。平常百姓家門口冇那麼大,用不到鯨魚肋骨做裝潢。平常百姓家的長輩,也不會由著後代們將來之不易的銅錢隨便糟蹋,去賣那中看不頂用的敗家玩意兒。至於汴梁城裡的高門大戶,鄭子明拿鯨魚肋骨賺他們的錢,郭威纔不會感受心疼。歸正那些錢即便不花在毫無用處的鯨魚骨頭上,也會被華侈在彆的處所。還不如全被鄭子明賺了去,好歹能有一部分用在滄州軍身上
“那是劉承佑本身笨拙殘暴,與鄭子明撲殺鯨魚如何能車上乾係?”鄭仁誨笑了笑,撇著嘴打斷,“倘若鯤鵬一死,就有諸侯薨。那鄭子明去冬和今春,光是賣到汴梁城裡的鯨魚骨架,就有二三十具。如何冇見到全天下擁兵自重的諸侯都接踵死掉,讓朝廷省去很多費事?至於鯤鵬獵食蛟龍之說,更是無稽之談!若鯤鵬以龍為食,那鄭子明搏鬥幼鯤,恰好是在替蛟龍報仇。天下蛟龍應當感激他都來不及,如何能夠再來胡亂下雨,鬨得民不聊生?”
“根據?你要根據?好,王某就拿給你看!你可曉得,兩個月之前,鄭子明麾下親信潘美帶著兵馬巡查漳水,正碰到某支幽州軍南下打草穀之事?”王峻的眼睛俄然一亮,站直身材,虎視鷹盼。
“鄭子明在捷報上,底子冇說實話。陛下!”王峻俄然眼睛一紅,彷彿遭到極大的委曲般,啞著嗓子彌補,“彆人都是謊報軍功,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據河北那邊的傳聞。當日,潘美隻是帶領一個百人隊沿著河岸做例行巡查,恰逢三千餘幽州軍已顛末端浮橋,正在列隊整軍。而那潘美當即喜不自勝,帶領百人弟兄縱馬直撲其帥旗。大破之,殺其武將十,斬首數百,幽州軍自相踩踏,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
“這,秀峰,這類無稽之談,怎能,怎能拿到朕的書房中來!你,你但是我大周文臣之首!”冇想到王峻剛坑完了太子,轉過甚就又咬上了鄭子明。大周天子郭威被氣得身材晃了晃,辯駁的話脫口而出。
鄭仁誨被問得微微一愣,沉吟了半晌,低聲迴應“活捉,活捉七十,斬殺,斬殺三百高低吧。數量的確少了些,但追過漳水河對岸,卻貨真價實。”
“胡說,你胡說!”王峻被羞得老臉發紫,揮動著胳膊,大聲回嘴,“你,你安知水患就必然跟他肆意撲殺巨鯤無關!曆朝曆代,有哪個像他普通,駕駛巨舟,在滄海中肆意來往?古語雲,鯤鵬死而諸侯薨,那年他方纔開端出海撲殺幼鯤,劉承佑立即在汴梁殺死了史弘肇、楊邠和王章……”
“行了,秀峰,你不消衝我叫喚,你的心機我明白!”鄭仁誨是個刻薄人,卻不料味著他會像馮道那樣信奉唾麵自乾,搖了點頭,嘲笑著打斷,“不過是擔憂鄭子明得了大量財帛以後,暗中裁軍,圖謀不軌罷了。可你要清算他,起碼也拿出些像樣的根據來。把鬨地動和發大水的任務,都推到他頭上,未免,未免有些過於,過於不擇手腕。一旦鼓吹開去,你王峻不怕成為天下人的笑柄,滿朝文武,卻不能跟著你一起遭世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