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塞爾維亞被占領[第2頁/共3頁]
一樣是這一天,以法軍為主力協約國軍打著援助塞爾維亞的名義,登岸了當時中立的希臘港口帕拉利亞,堆積在以帕拉利亞為中間的協約國軍越來越多,終究構成了一戰歐洲疆場第4大戰線―馬其頓戰線,在這個戰線上保加利亞幾近是獨立支撐。
915年10月5日,遵循三國軍事和談的商定,德奧兩軍開端了打擊。同盟國軍集合了1700門重炮,72具擲雷器對塞軍陣地停止炮火籌辦,在長達兩天的炮火轟擊之下,塞軍一線陣地被摧毀百分之90,傷亡慘痛非常。
占據了尼什意味著德奧土保四國貫穿一體,對急需德奧軍器彌補奧斯曼土耳其可謂是久旱逢甘霖,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幾近獨力在加裡波利半島、西奈、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4條戰線同時作戰,比奧匈帝國還忙。
1915年塞爾維亞戰役結束,以保加利亞12月12日結束與英軍小範圍牴觸,占據了全部希塞邊疆而告終。
第一起從科索沃米特羅維察解纜,經黑山--阿爾巴尼亞斯庫台--都拉斯。
然後順時針右旋向已經攻入科索沃的保加利亞第2個人軍北部集群建議了乾坤一擲的一擊。在格拉尼內,保加利亞第二個人軍北上集群和塞爾維亞停止了慘烈的戰役。兩邊都是傷亡慘痛,終究塞爾維亞以傷亡3萬餘人被緝獲火炮200門而告終。
10月7日,右翼的奧匈帝國第3個人軍(共7個師)在奧匈帝國科維斯大將批示下橫渡德裡納河。
1915年塞爾維亞戰役的最後一場大戰科索沃戰役就此展開了。塞爾維亞軍以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為軸心,以外線上風籌辦一一擊破同盟國軍。
現在塞爾維亞全境被奧匈和保加利亞朋分,他們都各自對勁此次的服從,現在隻需求保加利亞戍守好馬其頓一線便能夠。此次除了最慘的黑山和塞爾維亞被占據全境以外,希臘算是最為悲催的中立國。兩大陣營完整疏忽希臘的中立,肆意在希臘作戰。特彆是英法不但占有希臘港口,還強行利用希臘的海島安設被擊敗的塞族軍民。
馬肯森元帥三路合擊聚殲塞爾維亞軍於科索沃平原的打算成了紙上談兵,卻給了塞爾維亞一個稍縱即逝的良機。
保加利亞第1個人軍進步門路上摩拉瓦河上統統橋梁都被塞軍炸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度疇昔兩個師,德奧軍也一樣,氣候門路導致後勤跟不上,影響了兵力火力的投送。
也是在這一天,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又一次消弭了埃萊夫塞裡奧斯・韋尼澤洛斯的輔弼職務,把希臘插手協約國參戰的時候差未幾又延後了兩年。從親戚論,英國德國俄國皇室從血緣上都挺近的,無毛病國度之間民族之間打生打死。
11月25日塞軍總司令普特尼克公佈總撤退令,塞軍共分四路超越崇山峻嶺,撤退到阿爾巴尼亞亞德裡亞海沿岸港口,並由協約國艦隊策應安設在希臘的島嶼上。
這時候正在進犯馬其頓地區的保加利亞第2個人軍,立即將本身右翼調往薩洛尼卡一線,防備法軍能夠的進犯。同時保加利亞從海內給薩洛尼卡一線集結了3個師兵力,因而保加利亞在薩洛尼卡平原地帶組建了第2個人軍平原集群,用6個師兵力擊敗了前來篡奪薩洛尼卡的協約國4個師兵力(法軍3個師、英軍1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