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附件:格聶轉山(節選1)[第1頁/共4頁]
藏族同胞是一個崇信宗教的民族,隻要有人群堆積的處所,古刹、神龕是必不成少的。我戀慕如許的人們,物質餬口能夠不充足,但精力餬口有依托。
九點半,冇有號令,大師都不約而同地起包,線路清楚,直奔冷古寺。
進藏前的路途不細說,隻從重裝徒步進山開說:不遠就是下則通村,村莊不敷百戶的人家,一色的藏式氣勢,路是穿村而過,村頭一幢古刹,方纔興建完工,4層高的舉架,金頂朱漆,隻看錶麵,就已都麗堂皇,廟旁的白塔,隻建一半,看基座,便可猜出,必也是龐然大物。 村後就是磨牙拉卡埡口, 埡口不高,遠遠地就能看到,路跟著山坡,迴旋而上。
沉重的揹包,壓在我的肩上,晶瑩的汗水順著臉頰滴落,腳下是堅固的草地,雖冇有七月的多彩,但仍不失繁華。我抬開端,瞻仰格聶,不知甚麼時候,她竟扯來一片雲彩,遮住了臉龐。未極山頂,風是和順的,總在耳旁輕吟,雲是自在的,聯袂在天空徘徊。我不想停下腳步,總覺得用汗水澆築的路,必是燦豔芳香!
格聶,初識他的名字, 是4年前,偶爾搜到了守靜篤的帖子,當時就被貼中的美景,特彆是守靜篤的筆墨深深佩服。今後,格聶,有著深厚的汗青、人文、宗教背景的線路一向繚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16點半,我和貓哥已到寺前,我不想離寺太近安營。見距寺1裡之處,有1白塔,年久班駁,四周草地平坦,離水源不遠,正合我意,貓哥也附和。隊友們,連續達到,安營。
固然腳步沉重,呼吸短促;固然驕陽當空,汗流雨下;固然山風呼號,吹人愈傾,但腳步始終冇有鬆弛。當我終究鵠立在她的腳下,凝神諦視、屏息張望,格聶山的巍峨,讓我自慚形穢。千百年來,她獨享孤單,俯視百姓,芸芸眾生。在她麵前,人也不過如吃草的牛羊。一條細流,涓涓而下,看似孱羸,倒是大河的泉源,一株小草,低矮蒲伏,看似嬌小,卻應戰生命的高度,高山自有其派頭,自有其胸懷,這裡的生命更加固執,這裡的人們更加謙虛。
【耶勒】
一日之計在於晨,淩晨,總為人們帶來等候與神馳。山中的行走,我更喜好夜晚,因為它代表放鬆與舒暢。淩晨老是伴跟著繁忙與任務,固然如此,我不能回絕它的到來。
14:30 , 整整2個小時,5人組,連續登上了5071米的拉普埡口。站在埡口之上,我南北對望,千峰萬壑竟妖嬈,萬裡碧空點浮雲。凝睇著壯美的山川大地,我的表情反倒很安靜,因為我堅信,5000+高度,不是我的停滯。為了這一刻,我支出了辛苦的汗水,當胡想實現,我反而更記念它的過程。
AA結伴的步隊,講和睦,不講任務,每個插手的人,都肯定這一點。這類情勢簡樸、自在,隻對本身賣力。如何走線路,大師誌願,不需求籌議,各有本身的路書及GPS。
登上埡口, 下一地標,乃乾多村,4千米間隔。一條機耕路,蜿蜒盤曲,路麵黃土夯壓,若隻是人走還行,如有矯捷車駛過,頓時,灰塵飛揚,嗆人刺鼻。無車的時候,身邊的風景老是不錯:三座神山,環列身邊,俯視路人;在雲的埋冇下,還是奧秘!山腳的延長,寬廣無垠,凹凸起伏、錯落有致;地表植被,如同綠毯,繁花裝點;天空之上,雲捲雲舒,光色班駁;一群犛牛,悠然得意;一乾行人,徘徊期間,健忘了時候,忽視了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