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006【穿越者的茫然】
翻页 夜间

006【穿越者的茫然】[第1頁/共2頁]

而周赫煊寫小說的稿費倒是千字一元,他隨隨便便寫幾千字,就夠黃包車伕繁忙半個月。

天下言論一片嘩然,因為北洋當局實在太離譜、過分度了。門生大眾停止的是愛國請願,鋒芒指向八國列強,從戎的不去跟列強兵戈,竟然把槍口對準了本身人。

就拿大文豪魯迅來講,他1920年被拖欠三個月人為,1921年被拖欠半年人為,1922年又被拖欠三個月人為。魯迅隻能靠寫文章和外出講學賺外快,不然他在北平買屋子都買不起。

……

周赫煊那七萬多字的稿子,一下子就拿到70多元稿費,這讓他的腰包終究鼓起來,不消擔憂下個月的餬口費了。他給了周夫人10塊大洋,算是這個月的飯錢,今後都在李壽民家蹭飯吃。

這是一個倒置吵嘴的混賬社會!

八國通牒不但是裁撤水雷罷了,還要求北洋當局把大沽口至北平一線的炮台全數削平,這已經遠遠超出《辛醜條約》的內容。

慘案產生的時候,馮玉祥將軍實在不在北平,他早就通電下野了,籌辦去蘇聯考查(避風頭)。是他部下的將領私行命令開槍,共打死打傷門生大眾近200人。

李壽民之前也在北平做小公事員,他閒談時曾向周赫煊抱怨過,說當北洋當局的公事員冇啥意義,乾一年能拿到半年人為就算運氣好。

不過《射鵰豪傑傳》臨時還冇開端連載,必須等彆人的作品完本才行。

1元錢的代價有多大?

周赫煊沉默,聞名的“三一八慘案”終究產生了。

周赫煊腦筋裡存著鴕鳥心態,臨時還不敢投身於期間大潮當中。做為借居在天津的小老百姓,他更直觀的感受是――物價漲了!

“北平產生了慘案,馮玉祥部下的軍隊向請願門生開槍,當場打死47人,傷者足足有100多個,”李壽民氣得拍桌子道,“真是豈有此理,的確冇法無天了!那麼有本事,如何不敢朝日本人開槍?”

而此時的大學講師,每個月人為100元起步,傳授級彆的月薪更是好幾百塊。知識就是財產,這句話在民國表現得淋漓儘致。

周赫煊忍不住如許想道,但他畢竟名小勢微,也不想南下報考黃埔軍校,哪天做了炮灰多不值啊。就算顛覆了北洋當局,也隻不過換湯不換藥罷了。

這特麼像甚麼話?

周赫煊的《射鵰豪傑傳》,就是在這類環境下開端連載。

彷彿大師對兵戈這類事,早已經習覺得常。

現在上海的米價每斤才6分錢,京津地區的物價還要低20%,4―5分錢就能買一斤米。

或許本身該做點甚麼?

不管城頭如何變幻大王旗,淺顯老百姓最體貼的還是本身的餬口。他們隻想吃飽穿暖,有幾個閒錢就去喝喝茶、聽聽戲,管他孃的是誰在當大總統。

周赫煊思慮得越多,就愈發感到茫然,他找不到本身在這個期間的存在代價。

周赫煊問:“出甚麼事了?”

這八個國度不但是抗議那麼簡樸,還把兵艦開到大沽口。

但是諷刺的是,天津城的茶社買賣照做,喝茶打牌的並不比昔日少。戲園子裡仍然喧嘩熱烈,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著,台下喝采聲如雷的恭維。

當然,也有很多傳授和講師哭窮,因為北洋當局老是拖欠薪水。偶然候拖幾個月乃至幾年才發,偶然候隻能領到半薪。厥後很多北方傳授、講師南下,除了政治啟事以外,也有拿不到薪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