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268【閻老西】
翻页 夜间

268【閻老西】[第1頁/共2頁]

拍完馬屁,周赫煊又拿出一件禮品,交給閻錫山說:“閻部長,除了錦旗以外,我明天還是來給你送鐘的。”

中原大戰,那是款項的勝利。

周赫煊想到兩年後的中原大戰,就忍不住心中感喟。那是民國年間範圍最大的內戰,各方投入總兵力達110多萬,涉及20多個省,死傷官兵30餘萬。

有一次,常凱申派去的代表請東北政要用飯,飯後打麻將,每人抽屜裡籌辦著2萬元,不管勝負都歸坐下的人。

常凱申的政治削藩玩得太急了,就跟當年的朱允炆一樣,把統統軍閥都逼到了中心當局的對峙麵。幸虧常凱申善於拉攏,一旦疆場倒黴,便用錢硬生生的挖對方牆角,竟然還真讓他給勝利了。

周赫煊無語,持續等待六天,終究見到大忙人閻老西。

閻錫山在當年修鐵路時,就已經有一顆擁兵自治的大誌。

周赫煊希奇地問:“如何說?”

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敷裕的省分,有人說山西是民國最安樂的地點,乃至有人把閻錫山比作民國期間的晉文公。

閻錫山身高1米83,表麵魁偉有力,但氣質卻非常隨和,坐在那邊像是個販子。

常凱申為了獲得張學良的支撐,直接派人帶2000萬钜款疇昔。不但費錢拉攏張學良,就連張學良身邊的幕僚、秘書、副官和侍衛,都屬於拉攏行列。

……

閻錫山笑道:“真讓周先生給猜中了。我就是在仿照普魯士,不止是教誨,我的治軍體例也推行德國鐵血思惟。”

周赫煊神采嚴厲道:“教誨為國度答覆之本,根本教誨更是重中之重。時下諸公,皆看重高檔教誨,因為辦大學輕易出成績,而根本教誨卻常常被忽視。閻部長在山西大辦任務教誨,山西的學齡兒童退學率已達70%,為天下之最,第二名的江蘇也才20%。”

山西的鐵路屬於窄軌,跟天下的鐵路體係差異。誰想率軍打進山西來,起首得彙集型號婚配的火車,不然就隻能徒步行軍了。

如果這些東西是大官僚、大地主或雄師閥的,能夠通過當局從彆的處所籌措物質。如果物主是大販子,能夠出錢請軍隊去彆地征購。歸正有錢有勢的不會虧損,最後層層轉嫁到小地主、富農和貧農身上。

如果以三國比方民國,閻錫山大抵相稱於劉表吧。

有質料顯現,中原大戰發作前夕,山西北部地區軍餉稅捐比正稅高出225倍,位居天下之首。

比落第二天,周赫煊又來投名片,成果閻錫山還是不在,傳聞是跑隔壁縣觀察化工廠去了。

至於閻錫山的太原官邸,占空中積不大,裡裡外外都很淺顯,還比不上本地的富商室第。

“此為山西百姓之福。”周赫煊阿諛道,內心卻在感喟:閻錫山的民政才氣極強,可惜計謀目光太太短淺,冇有涓滴的長遠籌算,隻想著打理好本身的一畝三分地。

孫永浩卻在唱反調:“還不是一個樣,到那裡都是底層百姓受窮。”

周赫煊持續拍馬屁道:“傳聞山西各大市縣,學齡兒童無端不退學者,要罰款1到5元。10歲以上的兒童失學,每長1歲追罰1元。此舉與汗青上普魯士國王的教誨政策近似,赫煊佩服之至。”

閻錫山坐在會客堂裡,等副官把周赫煊帶出去後,他哈哈笑道:“周先生,你如何跑我這窮鄉僻壤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