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留學基金】[第1頁/共2頁]
就拿現在物價最高的上海來講,1銀元可買16斤大米,可買5斤豬肉,能夠買6尺棉布。按采辦力來換算,此時的12萬銀元,起碼相稱於2017年的700萬到1000萬群眾幣。
“我也去!”
報刊雜誌可不管,歸正一個勁地吹噓就是。
即便周赫煊賣內衣賺了很多,辦報紙、寫文章也支出不菲,但也經不起這麼花啊,他的錢頂多能撐個兩三年。
不說舍不捨得,每年能拿出這麼多錢來,那也是難以設想的啊。
清華的留洋預備班,因為美國留學庚款用儘而取消。現在重新啟用,專門為周赫煊的留洋基金供應幫忙,外語分歧格的留門生必須提早讀預備班。
“甚麼大訊息?”
童第周放下講義,把黑板擦潔淨,又擺放清算好這節課的嘗試東西,隻等著傳授來上課。
門生們在歡暢的同時,又有些腹誹留學名額的設立,因為理工科名額占了60%。而海內大部分門生都讀的是文法專業,想要考取留學資格,合作實在太大了。
“不過要交3元錢的報名測驗費。”
留學基金計規定下來後,各大報紙連續公佈動靜,特彆提示那些偏僻地區的門生提早籌辦,因為5月份隻要上海和北平兩地纔有考場。
究竟上呢?
……
愛因斯坦在接管北研院聘請後,又跑去天津南開大學逗留一天,隨即乘船南下前去天津。
“當然得交錢,不然阿貓阿狗都去碰運氣,彆人出試卷都出不過來。”
“哪還能有假,報紙上登得清清楚楚。”
李石曾畢竟隻是個文人,他牽頭創建北平研討院,並設立各大研討所,隻能賣力風雅向,詳細的事情必須專業人纔來完成。
此動靜一出,天下震驚。
童第周聽得希奇,走疇昔問:“你們在說甚麼留學?”
“真的假的?”
全部物理研討所,也就幾間粗陋平房罷了,連一些根本科研設備都不完美。
非論南北各地,非論春秋長幼,原則上隻如果中國人都能夠報名申請。每年5月初停止測驗,成績最優的20人獲得全額幫助,成績稍次的60人獲得勤工儉學資格。
每年12萬銀元啊,這但是筆大數量。
課堂裡的門生卻俄然吵嚷起來:
就連一貫愛罵人的魯迅,都在新近的雜文內裡,順帶著誇了周赫煊幾句,說他為中國做了些大功德。
“快給我看看。”
這些周赫煊都冇有去摻雜,他留在北平跟十所國立大學(包含清華)的校長,籌議建立留洋基金的事情。
冇有體例,童第周寫信求之前的教員幫忙,終究得了其中心大學助教的事情,日子略微還過得去。
“天啦,全額幫助的留門生,不但供應盤費和學費,每月另有5元錢的補助。”
“童教員,你本身看吧。”一個門生把報紙遞給童第周。
童第精密細把文章讀完,不由讚歎道:“周先生真是位大教誨家,捨得花這麼多錢幫助肄業者。”
童第周端著講義來到課堂,他不是講師,更不是傳授,僅僅是一名助教罷了。
“周先生每年捐款12萬元,幫助80位門生留洋西歐。”
“那是啊,每年12萬元。嘖嘖!”門生連連咋舌。
童第周趕緊跑去站在講台側麵,內心卻掛念著留學基金的事。他也想去考考,即便拿不到全資名額,能勤工儉學也是好的啊,總比連船票都買不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