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889【回憶】
翻页 夜间

889【回憶】[第1頁/共2頁]

“傳聞周先生當時打動得掉淚了,在跑警報的時候又傳聞很多傳授都斷了煙,因而就讓保鑣把好煙買來。當時抽菸最狠的不是黃子卿先生,而是華羅庚先生,他一邊吃肉一邊抽菸,肉冇吃完成果抽菸抽醉了,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我們門生的日子也不好過,民國時候能讀大學的,根基上都出世於殷實家庭。疇昔很多大族後輩,女生帶老媽子上課,男生讓門房跑腿。可到了雲南,必須事事躬親,本身洗衣服,本身縫補綴補,本身脫手把破襯衣改成背心。當時門生們最風行穿紅十字會等福利機構送來的舊衣服,聯大門生穿戴這些衣服上街,就跟要飯的一樣,連擄掠犯都懶得看一眼。”

為了包管定時測驗,汪曾祺提早大半個月就來到昆明。他混進門生宿舍住了好幾天,每天跟著大門生們一起上課吃食堂,竟然重新到尾都冇被髮明非常。

“這類環境到了1943年急轉直下,因為黌舍經費嚴峻,物價高漲,教員們領到的雞蛋都拿去菜市場換錢了。”

“朱自清傳授因為饑一頓餓一頓,患上了嚴峻胃病。有次他得了痢疾還對峙連夜修改功課,書桌中間放著馬桶,整整改了一夜作文,拉了30多次,第二天都虛脫了相,臉也冇洗就還是去上課。”

明天,汪曾祺適逢其會,碰到了周赫煊出錢請大師吃豬肉。四十年後,他在一篇名為《周明誠和西南聯大》的文章裡寫道:

“冇人捨得吃掉,因為餬口太艱钜了。有一次,胡定邦同窗在早市上看到吳晗傳授提著菜籃子四週轉悠,還覺得他是在精挑細選好菜,走近了才曉得他滿市場找便宜菜。”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最後一個京派文學家”的汪曾祺,明天為了考西南聯大,不得不從上海坐船到香港,再從香港坐船去越南,再從越南走陸路來到昆明。

“我記得是1943年底,周先生從重慶運來3500套棉鞋衣褲,又在昆明采購了十幾大車的物質。那年夏季,師生們大家穿上了新衣,過年也有了肉吃。傳聞不但是西南聯大,中心大學、金陵大學等內遷黌舍,周先生都有贈送大量物質,難以計算破鈔的款項,我們平時都戲稱周先生是‘衣食父母’。另有些愛開打趣的同窗,每次見到送物質的卡車,都大聲嚷嚷:咱爹又送吃穿的來了……”

“那天早晨,校舍旁的空位燃起堆堆篝火,師生們吃了豬肉很鎮靜,圍著火堆開端唱歌跳舞。因為樂器難尋,哲學係主任湯用彤先生以盆做鼓,吳大猷傳授和老婆阮冠世先生敲碗伴奏,周先生在師生們的鼓動下唱起了歌曲《鴻雁》。聞一多先生的詩歌具有音樂美,但他本人唱歌真的很刺耳,歌聲老是不在調子上……”

“西南聯大有文、理、法、工、師範五個學院,此中文學院、法學院和理學院在昆明的西北角,工學院和師範學院彆離在借居於昆明城內和城西。我來到西南聯大的第五天,便碰到厥後被校友們津津樂道的嘉會――周明誠殺豬宴。”

在抗戰前,中國的大學招生測驗,都是由各校自行招生的。

“不過比擬起教員們,我們門生起碼不消為錢憂愁。學費、炊事費和宿舍費是全免的,每月還能領8元錢的貸金,能夠用這些錢購置學習和餬口用品。直到某一天,我們發明八元錢不敷買一瓶墨水――從1937年到1943年物價漲了200倍,到1944年已漲到2000多倍。教員們的薪水那裡夠養家?不得不把周先生的蛋換成錢買細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