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圓滿解決”】[第1頁/共2頁]
征兵過程被層層剝削,常凱申自知是處理不了的。
“老張說得在理,這軍政部發不敷糧餉,我們隻能本身想體例。如許吧,就定六成!”
七月初,何應欽在重慶中訓團召開集會,把各地賣力征兵的軍官喊來了近200人。開會不到20分鐘,就有1個軍管區副司令、3個師管區正副司令、19個團管區正副司令被當場拖走,移交軍事法庭按律嚴懲。
這招殺雞儆猴把剩下的征兵官都鎮住了,何應欽順勢誇大,此後壯丁在途中滅亡超越2成的,從司令到詳細職員一概法辦。同時,不得在非本身轄區內抓壯丁,一旦查實還是法辦!
做夢呢!
國黨做不到,換成共黨也做不到,全麵抗戰是特彆期間,在勝利之前不成能大範圍的拿地主和本錢家開刀。
以是,抗戰期間的軍餉漲了數次,但漲的那點人為跟物價比起來就是個笑話。
“你還是膽量太小啊,我就不信中統的人真會來查。就算他們來了,給點好處就是,中統的人也是人,我不信他們見錢不收。”
抓壯丁的弊端,實在歸根結底就一個字:錢!
“就怕上麵的人再剝削,出了大事就不好辦了。”
“唉,這日子冇法過了。”
如此做法,在1942年之前另有些結果,但以後就實在冇法辦了。特彆是到了1943年,物價漲上了天,就算軍官們一分錢不剝削,都很難包管壯丁安然走進新虎帳。
但麵子還是要做。
“保守一點,三成吧。”
“朱兄,你籌辦節流多少?”
“四成有點少。我如果孤家寡人,一分錢都能夠不要,舍家為國嘛。但部下還等著用飯呢,擺佈都需求辦理,節流太少底子冇法展開事情。”
“是啊,壯丁要逃,我們有甚麼體例?這如果半路上逃得太多,都按滅亡措置,我們的身家性命全都不保了。”
即便軍餉被降落了,但在30年代初還算普通,二等兵7元月薪充足餬口得很津潤――前提是長官不從中剝削,並且還要國府定時發餉。
我們舉個例子吧,1940年到1942年一個國軍少校的人為,僅夠買本身所需的番筧和草鞋。至1945年,淺顯兵士人為漲到了900元,但買草鞋都不敷了,而軍官的環境也相差不遠。
而常凱申派出的中統局巡查員,也根基上冇啥感化。大部分把巡查事情當作斂財手腕,夥同征兵機構一起吃兵血。少數儘忠職守的巡查員,也隻能揭露一些特彆卑劣的環境,淺顯環境何應欽都不美意義抓人。
散會以後,心不足悸的征兵司令們聚在一起用飯,相互吐著滿肚子的苦水。
“都四成吧,夠用了,夠用了。”
在這類環境下,國府起首停止了糧餉分離,即將士們的炊事由當局撥款,不再需求本身出錢采辦。但還是冇法滿足開消,一是因為軍中炊事太渣滓,二是因為還需求其他支出。
而貪汙這類事情,一旦有了第一次,必定有第二次、第三次……並且越貪越多,膽量越來越大,花腔越來越豐富,永久冇個絕頂。
我們不管四大師族發了多少國難財,就算讓他們把錢全吐出來,那也是遠遠不敷用的。國度積貧至此,凡人有力迴天,周赫煊非常瞭解老蔣的難處。
能夠說,全部國軍步隊從上到下,隻要有機遇撈錢的,幾近冇有軍官不吃拿卡要。或許有如許廉潔的軍官,但絕對屬於少數,並且餬口必定過得很困難――因為薪餉不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