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名門閨戰 - 一百九十七·拉攏
翻页 夜间

一百九十七·拉攏[第1頁/共2頁]

崔應書當然不逼他教員,現在也並冇到阿誰時候,隻是太子的身材狀況實在令人擔憂,他如果一死,就不止是東平郡王跟太孫之間選誰站的題目了,恐怕恭王那邊也有的鬨......

而糟糕的是東宮變數太大----太子的身材實在是叫人捏一把汗,如果真有如許的環境,那東宮裡頭天然又有站隊,是太孫殿下還是東平郡王?

常首輔疇前老是躊躇不決,隻想坐山觀虎鬥,畢竟這是決定家屬存亡的大事,誰敢等閒下注?冇見宋家也那般謹慎麼?宋家乾脆連東宮的船都冇上,跟在建章帝背後,想聖上所想,憂聖上所憂,擺出一副純臣的架式。

這就很能申明題目了,前兩次的犒賞宋家都當冇產生過,前腳收了犒賞,後腳就把宋楚宜送到了晉中,這回既然是真接了......他如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位宋六蜜斯分量不輕啊。”

而東宮跟恭王,他天然選東宮-----東宮到底已經當了這麼多年不過不失的儲君了,自古以來當儲君的,無過就是有功,這一點,要說太子做的還是不錯的。

陽泉、晉中、天水鎮一起走來,都有她的影子,這回崔應書的事能這麼順利,也是她能體味到崔應書的意義,能借用工部尚書的兒子把工部尚書阿誰老狐狸拖下水......的確是個聰明的有些過分的女人,難怪宋程濡阿誰老狐狸比來每步棋都走的如許順利。

何況,想想之前本身也曾幫過這位殿下很多忙,常首輔就歎了一聲:“讓老夫好好想一想。”

可崔應書私心想想,太子殿下即位了也一定就是福分,他現在就如許愛錢.....身為一國儲君卻為了私利不顧蒼存亡活,實在不是明君之象,可這畢竟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隻好嚥下了心中擔憂-----歸正值得光榮的是,太子殿下現在又不是聖上,何況他身邊另有個腦筋復甦的太孫......

隻要他在最關頭的處所走錯一步,他之前幾十年往上爬做的統統儘力,就會瞬息之間土崩崩潰,這代價是他付不起的。

本朝建國以來,當首輔的就冇幾個善始善終的,可常首輔想做那冇幾其中的一個,以是他這麼多年辦事兢兢業業,權勢到了顛峰也曉得低調做人,攙扶本身人也曉得光亮正大,從不秉公枉法,但是這些不敷,還遠遠不敷。

崔應書誠心的跟在他教員身後轉了幾個彎,親身替他教員續了茶,點頭感喟:“我也是冇推測這裡頭另有這麼多事,本來這是個連環計,我不過是此中順帶的一環罷了。如果我也倒了,下一個應當就是紹庭了,再下一個,恐怕就是教員您了......”

太孫殿下能把這個助力收進囊中,就即是把宋家也收進了麾下,而有了宋家崔家,這位已經在平亂裡嶄露頭角的太孫殿下,本來就占著嫡長正統皇太孫的上風,又有聖上的喜好,比受太子偏疼的東平郡王,明顯是更值得人喜愛的。

可現在,局勢已經到了不得不站隊的時候了,常首輔看向崔應書:“皇後孃孃的犒賞,宋家接下了?”

這最關頭的處所,天然就是崔應書所說的,站隊的題目。常首輔本身也想過很多次,其實在他看來,這天下現在也冇幾個挑選,建章帝的兒子本來就不算多,最有野心且付諸行動的端王也已經死了,現在剩下的跟他一母同胞的魯王龜縮一地半點動靜都不敢鬨,良妃所出的肅王也安循分分,唯有恭王恐怕另故意機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