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四·人選[第1頁/共2頁]
餘氏真是用了心了,在這兩家選人。
宋大夫人同端慧郡主一同出去的,聞言不由笑:“一轉眼孩子們都大了,疇前幾年未曾有喪事,現在卻個頂個的要嫁出去,等孩子們都嫁出去了,家裡可就冷僻了。”
崔家有女百家求,崔家的女兒自來是不愁嫁的,來提親的人裡,她也相中了兩家,特地拿出來同宋老太太籌議:“沈鴦是同嫂嫂跟展眉都有友情的,她兒子的品性我也放心。另一家就是蜀中唐家了......唐家也是王謝望族,固然朝中並無高官顯赫,可後輩們亦都是勤奮長進的。”
一個崔華鎣,到現在還在晉中,前陣子還寫了信去同崔紹庭說要絞自梳,不再嫁人的話。餘氏常常想到此節,就感覺摧心摘肺普通的痛------女兒不過才十六歲,這一世卻好似已經到頭了,有了先例在前,幼女的婚事,餘氏天然是要慎之又慎的。
“唐家遠在蜀中,你當母親的,天然捨不得女兒遠嫁。”宋老太太看的極透:“也的確是這個事理。可如果你要問我的意義,我同紹庭的設法是一樣的,怕是你也去問過十二孃了吧?”
宋老太太淺笑,問餘氏:“紹庭是不是與你設法分歧?”
宋老太太的話說的很輕,但是落在餘氏耳裡,卻不異於一道驚雷,將她驚得結健結實的出了一身盜汗。
她先送了給嚮明姿的折腰禮,這才同宋老太太探聽起事兒來:“親家母,有件事兒,我想同您籌議籌議......”
稍晚些餘氏就到了,她是帶著崔華儀一道來的,特地教唆女兒先去找宋楚宜說話,本身留在了宋老太太房裡。
等端慧郡主來的時候,餘氏已經同宋老太太商討起相看唐家的公子了。
餘氏就抬起了頭看向宋老太太,觸及宋老太太奪目的眼睛,也冇法兒扯謊:“不瞞老太太,他的確更偏向唐家,可我......”
宋老太太揣摩一會兒,同餘氏點頭:“你看重哪一家?”
端慧郡主也歎了口氣:“可不是麼,我家女兒本就見的少,現在好輕易在身邊養了這一年不到,又要急著相看人選了,實在捨不得。”
宋老太太天然曉得這兩家,國度不必說,郭燕堂還曾經從青州一起跟著他們同業回了都城,更是在長寧伯府住過好一段日子,唐家,也不是滅有耳聞。
餘氏待宋楚宜向來不錯,宋老太太因此也天然待她靠近,聞言便笑了:“有甚麼事,你固然說,我能幫得上忙的,天然冇有不該的。”
唐家在朝中冇有高官顯赫,倒不是因為唐家人冇本領,是因為唐家這一係當真是源遠流長,本朝太、祖奪前朝江山的時候,唐家人還在忠心給前朝末帝做事,唐家人文武雙全,當年前朝勢弱,就是仰仗朝中有唐文淵、兵戈有唐文龍,硬是一度把太祖擋在魯地整整十餘年,要不是厥後末帝本身作死,信了太祖的誹謗計,毒殺了唐文淵和唐文龍,太祖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打進都城,實在還是兩說。
餘氏倉惶昂首。
宋老太太頓了一頓,並不遮諱飾掩,直截了當的說了比來朝中參奏宋程濡和崔應書的事:“殿下成了儲君,以往並不那麼顯眼的東西就顯得格外顯眼了。特彆紹庭還掌著西北兵馬,你細想想,如果掌著西北兵馬的三邊總製跟把握著一省兵權的福建總督聯婚,旁人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