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明末大權臣 - 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

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1頁/共3頁]

冇有了武力的包管,太子的正統身份還不如麵前的這一盤豬頭肉更有代價。

夜色漸濃,玉輪升到了樹梢之間,四盞紅色的孔明燈在夜空中越升越高……

固然射中了無數箭矢,驢子的速率卻冇有涓滴減弱,“叮叮鐺鐺”的脆響聲申明驢子身上披了麋集的鐵甲,底子就不懼長途的弓箭射殺。

常日裡慢吞吞的老牛受不住如此劇痛,彷彿發了瘋一樣的跳將起來,隻可惜韁繩還冇有解開。

不答應閒雜人等靠近城門,這是守城的根基知識。既然這個醉鬼分開了城門也就算了,底子就冇有引發守城兵士的重視。

固然林叔同和李吳山對抗,謝斷交出潁州,但他畢竟在本地有著很高的聲望,又深得民氣。太子初來乍到,不好真的把他如何樣了。

剩下的事情不過就是一些老掉牙的戲份罷了,先請太子坐正堂,奏以處所軍務民事,表白潁州高低四萬餘百姓推戴大明正統的態度……

當林叔同林縣令聽到這個動靜以後,第一反應不是頓時糾集軍隊守住殘破的城門,而是以最快的速率取來州、縣兩個衙門的印信,雙手捧著跪倒在衙門以外,同時還意味性的在身上披了一條繩索。

驚天動地的轟鳴聲中,小半個城門樓直接飛上夜空,驀地閃爍的光芒映紅了半邊天氣。

固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固若金湯的潁州小城,但李吳山早就叮囑過太子等人,要他們善待縣令林叔同林大人。

冇過量久,太子順利入城。

看到這四盞紅色的孔明燈,崔耀祖毫不躊躇的走出酒館兒,哼唱著“坐看城頭觀山景”的小曲兒朝著城門方向走去。

就在這個時候,一輛驢車從街角以內晃閒逛悠的駛了過來,前麵還跟著一群披麻帶孝的“孝子賢孫”,看起來彷彿是要出殯發喪的模樣……

持續多年的戰亂,潁州府庫裡邊早就空的能餓死老鼠了,底子就不懼任何情勢的洗劫。

“諾……俺來牽俺家的牛……”崔耀祖打著清脆的酒嗝,在城門處繞了小半個圈兒就分開了,徑直來到中間的匝道處。

得虧李吳山早就推測了本日的局麵,早就想到林叔同不會乖乖的讓出潁州城,以是才提早調派崔耀祖等人潛入到城內。

在瘋牛的衝撞之下,拴著韁繩的木頭立柱被直接拽斷了,磚木佈局的匝道轟然傾圮。

如此一來,保衛在城牆上的兵士就下不來了,隻能在上麵大喊小叫。固然有些機警的兵士已經取出了弓箭,但打扮成酒鬼模樣的崔耀祖早已順勢躲在城牆下的死角以內。

在做出“迎請太子”的姿勢以後,還做出“自請罪惡”“甘心懲罰”的模樣,演一出“負荊請罪”的好戲,無疑是明哲保身的好體例。

美滋滋的吃著豬頭肉飲著白乾酒,眯縫起眼睛察看著街道上的景象:因為已到了酉時末刻前後,臨界的店鋪大多已經上了板兒打了烊,街道上的行人顯得少了很多,裊裊炊煙正從各家各戶升起,氛圍中滿盈著燃燒稻草的氣味。

不對。

固然內裡就有好幾萬流民,但潁州城內還算井然有序,不時有巡查的兵士列隊走過。

固然攻打潁州的大計謀早就定了下來,乃至連詳細的戰術都已經安排好了。隻要太子身邊的那些文官們還死抱著“先禮後兵”的動機,他們乃至天真的以為,隻要把太子的身份搬出來,林叔同就必然會痛哭流涕的出來迎請太子入城,到時候便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占據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