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1頁/共3頁]
“同始終?”洪承疇仰天長歎一聲,旋即又哈哈大笑起來:“我如許的人,內裡是甚麼樣的名聲想必你也是曉得的,還能有甚麼終?千秋百代以後,必定會成為宋時秦檜普通的千古罪人,為後代人所不恥。如果這大清能夠一統天下,或許還能落個生前的繁華。現在這局勢……說甚麼都冇有效了,我已自誤,不能再誤了你。走吧,走吧……”
馮成章這句話的意義實在就是在說:你想的再如何全麵也冇有效,因為朝廷底子就不會聽你的,還是先想想如何保全本身吧。
“唯今之計,隻要頓時和談。”洪承疇無法的說道:“一統天下,已成南柯一夢,如果儘早和談,或許還能保住半壁江山……哎,也隻能如此了!
洪承疇本就是個主子,而不是軍閥,冇有附屬於本身的直屬軍隊,對於江南而言毫無代價。就算他投降了,也不會有甚麼好了局。
“東翁,朝廷的事兒……不那麼好說,現在就是火燒眉毛隻能先顧麵前了……”
但洪承疇向來就不是一個活在悔怨情感當中的人,在明顯曉得無路可退的景象之下,反而愈發的果斷。
現現在,明軍不但擊潰了阿濟格的湖廣主力,還打過了長江,再提劃江而治的和談前提,就成了隔年的老皇曆……
這就是主子的哀思!
依為強援的鼇拜毫不躊躇的歸去“拱衛京畿”,北邊的佟圖賴早就看破了這個局麵,始終不肯用本身的嫡派人馬來填揚州這個大坑,洪承疇現在所麵對的局麵,遠比當年的史可法更加險惡……
聽到這句話,洪承疇隻能苦笑。
洪承疇很清楚的曉得本身會是甚麼樣的了局,不是說存亡之事,而是指千秋之名。
作為私家幕僚,馮成章完整能夠體味到洪承疇的一片良苦用心,此情此景之下想要說點甚麼,卻又不知從何談起,隻能一躬到底:“東翁待門生不薄,豈有半途而棄的事理?門生願與東翁同始終……”
這就叫賊心似鐵死不改過。
太後固然奪目強乾,和皇太極比起來,卻有著天壤之彆。這個女人精於機謀長於玩弄均衡術,畢竟是格式太小了,不具有大的全域性觀,挑選在這個時候動手,隻能說是頭髮長見地短。
多爾袞的死,對於大局而言並不是一個很首要的事情,從當時的局勢來看,以多爾袞為代表的攝政王一黨,與以太後為代表的帝黨必有一戰,這個衝突不成調和,遲早會有一個總髮作。終究的結局要麼是多爾袞完整架空帝黨,或者是逆而篡奪也不是不成能。要麼就是帝黨終究乾掉多爾袞,為真正意義上的皇權掃平門路。
現在的洪承疇,已對清廷的將來極度悲觀,因為他已很清楚的認識到一個究竟:太後乾掉的不是一個多爾袞,而是大清國的根底。
“東翁,門生冇有,但……若東翁有這個設法,門生能夠代為馳驅……”
公開安慰洪承疇和江南暗裡打仗,實在就是籌議投降的前提,按說洪承疇就應當直接把他拉出去砍了,但他卻冇有那麼做,因為他曉得這個幕僚是至心為了他好,這類話也就隻要馮成章能夠說出來。
“我已判明降清,不想再改換門庭了。”洪承疇說道:“你跟著我這麼多年,冇有功績也有苦勞,不能讓你落個冇有了局。我曉得你一向都很喜好那副《臨江法貼》,拿去吧,另有些金珠玉器,你也一併帶走。回到漳州故鄉以後,購置些田產,做個大族翁應當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