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明末大權臣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托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托[第1頁/共3頁]

時候不大,史德威就吃緊忙忙的趕了過來:“大人,高、李二賊……”

史德威本就是史可法的螟蛉義子,這個新取的名字意義不凡,意味著他將正式成為史可法的先人。

“這朝廷,用我這一條命來報效也就夠了!”

“李大帥已把這三個營的兵力全都擺設在南線安江門一帶……”

現現在的李吳山,彷彿已是揚州大戰的中流砥柱,特彆是堅固固執的大旗軍,幾近接受了清軍一半以上的進犯。戰役最為狠惡的西線和最關頭的南線,全都是以大旗軍為主力建立起來的。史德威駐守的北線和揚州總兵李棲鳳鎮守的東線並不是主疆場。

“你雖是我的螟蛉之子,畢竟少個名份。我意將你錄入宗譜族係,替你取名效真表字複活,你意如何?”

現在的揚州已四周熟煙八方冒火了,到處都需求聲援,不管把援兵調派到那裡都是精確的。南線有了這三個營頭的大旗軍以後,必定更加穩固,也就終究有機遇從南線抽調一部分兵力去聲援西線了。

一向以來,史可法都隻承認“李侍講”這個官職,但卻從不以“李帥”相稱,這當然是因為態度的原因,他的部下人卻不大忌諱這些。如果以往,史可法必定會很在乎去改正這個親隨的“口誤”,但是這一次卻冇有。

這一次,史可法的真的慌了!

何如好景不長,到了淩晨寅光陰景,一個災害性的動靜把史可法震的目瞪口呆:鎮守東門的高祁鳳本是史可法發的幫手,卻率兩千多部曲出城而去投降了清軍。鎮守安江門的揚州總兵李棲鳳率部出逃,被方纔達到的劉春生給堵了歸去,當場砍下了李棲鳳以降大大小小三十多個軍官的腦袋。

堡壘向來就是從內部攻破的,更何況已岌岌可危的揚州早已算不上的堅毅的堡壘,隻能算做是一個薄薄脆脆的雞蛋殼罷了。

史可法站立窗前,在一片昏黃的燈光中凝睇著窗外的無邊夜色……

“兒敢不經心極力……”

“效真”中的這個“效”字,是史可法家屬中的排名公用字。

江南小朝廷不成能擋得住清軍鐵騎,關於這一點史可法清楚的很,以是他已經在給本身安排後事了:“若真的到了那不忍言的時候,你就帶著我的家人分開吧,或是笑傲山林避世而居,或是遠走外洋做大明遺民,不管如何做全都由你做主。隻是千萬不能做清虜的子民,更不成退隱為官奉養清廷。若你膽敢違了這一條,縱是在地府之下我也不會饒你……”

幾隻飛蛾幾次撞擊著薄薄的紗燈罩,收回一聲聲微響。

史可法的幫手率部投降了清軍,揚州最高軍事長官臨陣脫逃,被大旗軍當場格殺!

在之前的戰役中,因為兵力嚴峻不敷的原因,每當呈現危急狀況,就隻能拆了東牆補西牆,搞的手忙腳亂非常狼狽。但是這一次,跟著大旗軍三個營的援兵到來,史可法終究能夠安閒佈局了……

“觀本日情勢,為大明儘忠儘節的時候已經到了。唯憾忠孝不能分身。”史可法的目光異乎平常的慈愛,麵帶淺笑的看著史德威,隻是說話的語氣有些沉重:“我家中另有高堂老母,可法生不能儘孝於膝前,死不得持續血脈捲菸,不孝有三我已占了其二……”

遵循史可法的本意,這三個營頭的生力軍就應當擺設在具有決定感化的西線,但劉春生畢竟是大旗軍的營官,由李吳山安排擺設本就是題中應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