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南京去[第2頁/共3頁]
反對履行“亂命”,直接便能夠顛覆已風雨飄搖毫無保障才氣的弘光朝,到時候迎請太子即位,不但能夠落一個“償還正統”的好名聲,還能撈一份天大的“擁立之功”。
對,是功績。
“福藩真的不會對太子倒黴麼?你敢包管?”
此中的各種樁樁,金雀兒已經看的非常清楚了――當然,李吳山比她更具目光,早就看破了這一步棋,要不然他也不會死力鼓動太子等一行人去往南京。
後院的毛杏已經熟的透了,黃澄澄的煞是喜人。銀雀兒舉起竹竿子劈裡啪啦一陣亂打,把滿樹的毛杏十足打落下來,先是坐在樹下吃了個飽,然後才用衣衿兜著杏子回到前院。
“他們不敢!”金雀兒朝著窗外看了看,彷彿她的目光能夠穿越山川隔絕直接看到南京的局麵:“福藩即位稱帝,憑的是甚麼?正統的身份還是大義的名分?這些他全都冇有,僅僅隻是仰仗四鎮軍馬的強行擁立罷了。”
現在這大明朝的局勢,和當初相差彷彿,一樣是舊朝滅亡外族入侵,一樣是擯除韃虜的老舊戲碼。身為前朝嫡血的太子始終在李吳山的庇護之下,對於複國冇有任何功績。如此一來,李吳山的局麵就和當年的太祖洪武天子一模一樣,就算是篡了皇位也冇有人會說甚麼,畢竟這江山是他血戰而來的。
固然金雀兒說的如此透辟,長平公主還是有點不放心:局麵要真是這麼好的話,為甚麼太子還會被囚禁起來呢?
之以是如此漸漸騰騰,就是因為在路途當中不竭漫衍“太子要去南京”的動靜,一起走來弄了個環球皆知。
太子去南京之前,就遵循李吳山的擺設,先來了一個劉備招親――世人皆知。
在銀雀兒的心目當中,這個與本身同齡的公主固然身份高貴,實在也就是那麼回事了……
“姐,剛摘的毛杏兒,你也嚐嚐鮮兒……”方纔邁步進門,就發明房間裡不但隻要姐姐金雀兒一人,竟然另有長平公主。
略微沉了一下心神以後,長平公主頓時就又問起阿誰最讓她牽腸掛肚的題目了:“有冇有南京方麵的動靜?”
全天下的人都曉得了這個動靜以後,如果太子在南京有個甚麼三長兩短,非論是不是弘光朝君臣下的手,黑鍋必定會扣到他們的頭上。到時候舉國沸騰言論洶洶,弘光朝君臣就算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麵對長平公主的詰責,金雀兒輕描淡寫的說道:“太子的動靜我確切曉得一點兒,之以是冇有奉告殿下,就是恐殿下憂心。既然殿下問起,那我就不能不說了,太子在六日之前就已到了南京,現正被囚禁在同泰寺中……”
隻要大旗軍能在打勝了揚州一戰,雄師頓時便能夠回師江南,到時候裡應外合太子一定冇有機遇……
細心想想,金雀兒說的也並非全無事理。
當初太祖洪武天子擯除韃虜以後,並冇有把江山再次交還到趙宋先人的手中,全天下卻說不出甚麼來。最首要的啟事就是趙宋先人對於擯除韃虜規複國土毫無尺寸之功,憑甚麼唾手而得天下?
多鐸的雄師近在天涯,朝廷卻因為行刺了太子而自相殘殺,如許的號令一下達,第一個要反的必定就是留守司的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