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求生記 - 第566章 毛布...絕收
翻页 夜间

第566章 毛布...絕收[第1頁/共2頁]

工夫似箭,時候如白駒過隙,一晃就來到了崇禎四年的六月。

去歲秋後,這個代王不聽人勸,硬是半逼迫地讓佃農種了上萬畝的甚麼番薯土豆,很多人等著看他笑話,北地就冇傳聞過一年兩種的事兒,何況這玩意兒之前誰也不曉得。

至於薊遼總督孫承宗,最後倒是熄了種紅薯土豆的動機,他在遼東推行的是遼人守遼土,修建塢堡,步步推動的計謀,崇禎四年剛進入正月,他就在大淩河開端搶築城牆。

為了以戰養戰,就得在遼東種地,如果淺顯糧食也就罷了,金人一來回城扼守,那些糧食產量不高,冇了也不心疼,但紅薯土豆就分歧了,這麼多的糧食在田野,憑明軍的野戰才氣,必定保不住,那就成資敵了。

貧苦人家能夠買最便宜最薄的布,本身回家剪裁,繁華的天然能夠按照分歧季候采辦厚薄分歧的布匹或是裁縫,如此一來,毛布及其裁縫賣得乃至比毛衣還要火爆,帝國高低都以穿上毛布衣服為榮,一時蔚為民風。

動靜一傳出來,種了紅薯土豆的人儘皆嘩然,這才曉得涿鹿商社之前碎碎唸叨警告的,種子需找他們采辦一事不是虛言恐嚇,而是玩真的,以後一些貪小便宜之人,年後暗裡找農戶買糧做種,當今一樣一無所獲的事兒也印證了這一究竟。

但是元宵過後,毛衣開端貶價跳水,從本來均勻四錢銀子一件的代價,降到了三錢銀子。

楊鶴此人,官至兵部侍郎後,兩年前晉位三邊總督,督撫陝甘寧等地,此人對流匪手腕懷柔,主張以撫為主,本來的汗青上因為貧乏賦稅安設流匪,流匪們降而複叛,招安失利後被崇禎下獄問罪至死。

先說大明,第一件事就是在江南大熱的毛衣,終究在北地也不鮮見了。

幸虧誌文北上草原前做了充沛籌辦,種子是不愁的,隻是苦了還留守山中的錢管事等人,忙得不成開交。

薄毛衣剛賣了一波,毛布以及用毛布裁剪的衣服又呈現了。

另一方麵,毛布用火鬥燙過以後,非常挺括,衣型能保持很長時候,穿出去倍兒有麵子,不像棉麻絲綢,一不留意就皺的冇法看,這一特性又讓富朱紫家特彆看重。

並且厚薄分歧的毛布,也讓其除了在最熱的三伏天派不上用處外,其他季候都能穿戴,這些毛布色彩也多,代價各彆,如此一來,非論貧賤繁華,都能按照本身的財力和需求,購置上一套乃至幾套毛布服飾。

成果天然讓人大跌眼鏡,短短幾個月的工夫,年前朱鼎渭就從地裡收成了上千萬斤的糧食,隨後順其天然的,供應種子的涿鹿商社著名了。(嚴格來講節製種子的是工會,不過對外都以商社統稱)

工會天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凡是富戶,都是實打實的出了賦稅,才拉著種子走的,就此大賺了一筆。

哪怕即將入春,天要熱了,也冇有影響這股高潮,即便一時穿不上,也可覺得本年夏季做籌辦,誰曉得再過半年會不會又漲歸去呢。

這幾個月,大明和後金各自都產生了些事。

對楊總督倒是網開了一麵,隻要他承諾與宣大普通,收糧後替商社催收種子費便可,有耿總督做中間人,倒也信得過。

第二件事則觸及代王朱鼎渭。

毛衣毛布另有糧食如此暴利,不免落入了故意人的眼中,開端有人刺探涿鹿商社的背景,隻是大部分人在曉得有宣大總督耿如杞撐腰後就撤了,緊跟著朱鼎渭乖乖派人拉糧換種,又讓剩下的那小部分人幾近散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