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隱憂[第1頁/共3頁]
劉淩斌說罷,便回身去號令將李岩梟首,隻將其所著頭盔衣甲和那一柄斷槍交與朱慈烺。然後他將自家馬匹讓出十來匹與陳同塵,又收了大順軍士的骸骨,草草安葬,便率軍北上覆命去了。
”現下局勢危急,孤無兵少將,現下南歸,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宋獻策上了朱慈烺的馬車,施禮結束,朱慈烺變讓宋獻策在軟凳上坐下,開口道
此話一出,不但劉淩斌,連一眾文武都是大感驚奇,宋獻策則是一臉感激。李岩但是一心要朱慈烺性命,更是親手殺了朱慈烺的貼身親信寺人王常順。
“劉將軍,請代隱士謝過丞相,隱士自此為太子殿下鞠躬儘瘁,與大順再無一絲乾係,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隱士自有親身向丞相就教的一天。”
陳同塵看劉淩斌騎馬而來,忙貼身立在朱慈烺身後,麵色嚴肅,身如鐵塔,看得劉淩斌也不由心下讚一聲好。他在朱慈烺身前七八步勒馬下鞍,又踏上幾步,對朱慈烺抱拳道:
收伏了宋獻策這位奇謀百出的謀主和陳同塵這員當世虎將,卻令朱慈烺大喜過望。他的團隊經曆了存亡磨練,更加連合簡練,這個團隊,就是他鼎革開泰的包管。
朱慈烺將陳同塵和楊濤喚至身邊:“楊愛卿,本日廝殺,讓各位不便行走的軍士和各位大人都坐馬車,能騎馬的軍士則都騎馬保護,我等先速速往保定府而去。你現在用心賣力刺探動靜,要多派標兵,沿路窺伺。陳和尚技藝高強,就臨時貼身保護孤。”
陳楊二人當即領命,各去行事了。朱慈烺也回身上了馬車,陳同塵騎馬保護在一側。半晌以後,這支調集了多少年後無數勇將名臣的步隊緩緩地持續南下之路。
“既然丞相還記得大義當頭,還記得盟約,就不該餡孤於如此危局!現下南邊也是不穩,孤正有兩件小事費事劉將軍轉告丞相,若他能承諾,也將無益大事。”
”牛丞相真是宇量恢弘,料事如神。第二件事微不敷道,想必也不消叨教丞相了吧“朱慈烺道。
”宋王息怒,我家丞相也是被逼無法纔出此下策,李岩不除,丞相便難以儘力施為,還請宋王包涵。“劉淩斌訕訕道。
朱慈烺聽到這話,心中也是一驚。
”末將便依宋王令下。“
”孤要收取李岩將軍骸骨為他安葬“
”還請宋王示下“
“末將來時我家丞相有叮嚀在先,如果本日能射死宋智囊,那便不要留手,如果機遇偶合,宋智囊大難不死,那便不再強留。丞相固然恨宋智囊多次禁止丞相大計,但也佩服宋智囊的才謀。‘一山不容二虎,’若宋智囊在大順,則不免二者皆亡,但若殿下得宋智囊互助,必是如虎添翼。若殿下是說這件事,那麼姑息無需再稟報丞相了,統統依宋王令下便可。“
”太子爺南歸,是極好的戰略。韃虜敗了李自成,窺視京畿,本日聽得密保,山海關一役,大順精銳十去七八,北都城李自成是再難守住,必定西去退守山陝。多爾袞白白撿了個大便宜,天然心生野望,要想介入中原。可大明仍舊具有淮河之南大片地盤,這都是天下膏腴之地,賦稅充沛,人丁麋集,若能精兵強政,以此為依托,再爭天下,也是大占局麵。“
宋獻策聽得此言也是驚奇,他繞出步隊,降落言道
朱慈烺見劉淩斌隻是不從,隻得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