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三、再來逼反一批良民[第1頁/共3頁]
楊嗣昌卻不慌不忙隧道:“微臣早就考慮好了,鳳陽和泗州祖陵派官兵五千,承天祖陵派官兵五千,各死守不動;邊軍派兵三萬,總理軍門官兵三萬,鳳陽、山*西二巡撫官兵各派兵一萬,湖廣、河南二巡撫派官兵各一萬五千……”
崇禎想了想,彷彿有事理,大明朝的官兒冇有千兒也有八百,一個官兒出點錢,湊足兩百六十二萬兩銀子不是小菜一碟麼?當下便喜道:“此計不錯,我這便下旨征銀。”
崇禎思來想去,也無更好的設法,便歎了口氣道:“好吧,就按你說的做!”
看完以後,他不由得長歎了一聲道:“朱由檢這個不利的孩子,他又被甚麼人給騙了?竟然又要加賦稅,他這是恐怕百姓反得不敷多嗎?還要再逼反一批良民,給賊人增上幾十萬兵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好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保舉票、月票,您的支撐,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崇禎奇道:“為何行不通?”
楊嗣昌便道:“第三計就是用人,我們剿匪不力,實在多是因為督剿的官員滿是酒囊飯袋,如果用上得力的人才,流寇早已平複。自洪承疇大人身後,盧象升大人繼任七省總督,但是盧大人很快就被迫北上抗虜,這總督一職變得馳名無實,理應另派一個能者居之。”
話說這兩廣總督熊文燦是個甚麼人呢?實在這小我就是招降鄭勝利的父親鄭芝龍的人,本書一向在講西北的事,很少提及東南。其實在崇禎年間,東南邊麵也不平靜,西洋人多次在海上拆台,荷蘭殖民者聯絡大海盜劉香,為禍本地。這時候,鄭勝利的父親鄭芝龍也是一個大海盜,在東南海一帶權勢最大,他故意投奔朝廷,趕走荷蘭殖民者,而賣力招安鄭芝龍的,就是這個熊文燦,他因為招安鄭芝龍一事,立下大功,從福建巡撫升任為兩廣總督,厥後又藉助鄭芝龍的力量安定了大海盜劉香,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是以在朝中名譽極盛。從崇禎到文武百官,都以為熊文燦是個有才調的人……
但是崇禎本就是識人不明之人,楊嗣昌的眼力也不如何高超,以是兩人都覺得熊文燦是小我才,當下兩人商討已定,決定調來熊文燦擔負總督……
楊嗣昌道:“關於這一點,微臣也早有計議。十二萬官兵中。步兵七萬四千名,每名每天發給餉銀五分,一年共需銀一百三十三萬二千兩;馬兵三萬六千名,每名每天支餉銀、草料銀一錢,一年共需銀一百二十九萬六千兩。兩項合計共需銀二百六十二萬八千兩。”
崇禎也是個腦筋差的,一聽他這話,頓時就感覺有理,道:“那如何辦?”
崇禎聽到二百六十二萬八千兩這個數字,神采慘變,幾近要滑到椅子上麵去。這數字彆說叫他拿出來,就算叫他想一想,也會滿身發冷。從速揮手道:“這麼多錢,朕冇有!”
楊嗣昌當即道:“臣思總督一職,兼任剿殺,須得饒有膽智,臨機應變之才,非見任兩廣總督熊文燦不成。”
君臣一起眼瞪眼,瞪到厥後,崇禎無法,隻好又召楊嗣昌來商討:“愛卿的戰略不成,這些個官兒冇一個忠君愛國的。都把錢藏著不拿出來,等著賊寇去搶他們的,的確一群混賬,愛卿可有更好的戰略嗎?”
崇禎聽他這麼一分撥,咦?十二萬倒也不是拿不出來,歸反比來遼東比較承平,建奴一向冇來叩邊,也不曉得在搞甚麼花樣,恰好抽脫手來清算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