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朱重八 - 四五三、再來逼反一批良民

四五三、再來逼反一批良民[第3頁/共3頁]

崇禎一聽“十二萬”,一口老血幾乎從嘴裡噴了出來,他驚呼道:“到那裡去弄這麼多可用之兵?就算弄來這很多兵,戶部又到那裡去弄來這麼多糧餉?”

此時為崇禎十年三月,滿清正在對朝*鮮用兵,東江鎮的皮島正在被清軍猛攻,不久就要玩完了,而朝*鮮已經在仲春向滿清投降,正式從大明朝的蕃國變成了滿清的番國,隻不過崇禎還冇有收到動靜罷了。比及三月時明軍出海到朝*鮮去聲援,才曉得棒子國已經向滿清投了降,成果隻好難堪地返來。

崇禎聽了便道:“也就是加征因糧?”

崇禎一傳聞能搞錢,那裡想獲得這個做法是好是壞,當下便大喜:“好,就如許辦!對了,你另有第三計,現在也可說來聽聽了。”

百官捱了罵,倒也不臉紅,叫道:“臣等實在冇錢。請皇上發內努……”

隻見這封聖旨是如許寫的:“流寇伸展既久,生民塗炭已極。不集兵會剿,賊不能速除;未幾措賦稅,兵不能大肆。帑部匱詘,設處無方。廷議改因糧為均輸,暫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籌思再四,萬非得已。……今責成地點撫按,大張榜示,備述朝廷為民除殘、多方軫恤至意。遍集官吏,嚴行戒飭,遞布村落,詳加勸諭,使遠邇儘知,貧富均納,果能遵行無擾,天然好義樂輸,剿功勝利,一體敘錄。”

崇禎奇道:“為何行不通?”

楊嗣昌便道:“第三計就是用人,我們剿匪不力,實在多是因為督剿的官員滿是酒囊飯袋,如果用上得力的人才,流寇早已平複。自洪承疇大人身後,盧象升大人繼任七省總督,但是盧大人很快就被迫北上抗虜,這總督一職變得馳名無實,理應另派一個能者居之。”

所謂“因糧”,是一種特彆的征派體例,也就近似於貧民不交稅,富人才交稅的一種特彆征稅手腕,明朝的“因糧”標準是五兩銀子,也就是糧稅在五兩銀子以上的人才交的一種稅,這類稅收標準是由盧象升提出來,一向冇能獲得真正的實施,他的本意是富人交上一點稅並不影響甚麼,貧民卻能夠免交,不會遭到如許的稅賦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