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搞事情(上)[第1頁/共4頁]
忽必烈口若懸河,先敘父輩私交金蘭之義,又公陳大宋腐朽,說得實實在在,倒是對郭靖三分畏敬,七分惜才。李莫愁默聽一側,卻聞郭靖寂然朗聲道:“公義當前,私交為輕。昔日拖雷安答領軍來攻青州,我便曾起意行刺於他。若不是適逢成吉思汗病重,蒙古軍退,我定是成了不義之徒。但是,前人雲:大義滅親。國事之前,我當取大義而舍小義。本日彆說是王爺你在此,便是托雷安答覆在,我也亦然。”
郭靖先至拴馬處,正欲解韁,卻聞身後一陣響動,倒是四周搶出八名蒙古大漢,將李莫愁劫了下來。
李莫愁古井不波,寂然緩道:“過兒,你和我師妹的玉女素心劍,雙劍合璧,天然是短長的很。你要隨我們同去,我心中天然是歡樂。隻是你們不要忘了,萬一蒙前人趁我們同去之時,突襲襄陽,便又如何?”
郭靖前行威儀,楊過緊跟身側,李莫愁天然斷後。三人不急不慢,步步警戒,已是出得大帳。一出大帳,便是加快腳步,走向走向坐騎之旁。
郭靖道:“過兒說得不錯,有他同去,合我們三人之力,便是龍潭虎穴,也能安然返來。”他一整衣衫,說道:“那就請龍女人留下,庇護內人。”
忽必烈聞他言辭,神采間亦有傷感。隨即請郭靖上座,又對李莫愁敬道:“這位便是李仙子麼?想不到竟是如此絕色才子。”李莫愁見他話中懇摯,不似調戲,倒也還了一禮。以後隨郭靖落座,便是忽必烈又來引見坐下數人。李莫愁一一打量,大多不熟諳,唯獨識得金輪。兩人四目一對,各自輕笑,皆故意機。
郭靖先是一愣,隨即卻笑道:“賢妹你多慮了。蒙古雄師剛退甚遠,便是我等快馬前去,都須個把時候。它雄師開赴,那裡能有甚麼突襲。”李莫愁也不辯駁,亦是笑道:“你說的不錯。但是我所言這突襲,卻不是指兵家大事。”
李莫愁聞他誠心,當即也不作態,抬頭一碗,自是豪放。忽必烈哈哈一笑,讚道:“果然是巾幗不讓鬚眉,仙子好爽氣。”
李莫愁一語反對,世人皆是驚詫。郭靖問道:“為何不成?”楊過亦道:“姨娘,你信不過我和姑姑的武功麼?”
這幾句話侃侃而談,李莫愁心中好生震驚,想來郭靖真是大俠之風,又歎他公私不能分身,心中定也有說不出的痛苦。而忽必烈、金輪國師等人相顧變色。
這一下拂袖固然來得高聳,大出世人料想以外,但國師等大家身負絕藝,竟讓他打落碗,均覺臉上無光,一齊站起,隻待忽必烈發作,立時上前脫手。
郭靖一嚇,頓悟,急道:“那該如何?”黃蓉也是不想此著,此時也是冇有主張。李莫愁道:“我和你同去敵營,過兒和我師妹留在府上。城樓有朱師兄和魯幫主他們,當是無虞。”又對楊過道:“過兒,你和師妹好好庇護你郭伯母,千萬不成出甚麼差池。”
此時忽必烈一一先容,李莫愁才知坐下幾人都是妙手。第一人身材高瘦,臉無赤色,形若殭屍,說是湘西名宿瀟湘子。第二人既矮且黑,乃是來自天竺的妙手尼摩星。第三人身高八尺,粗手大腳,臉帶傻笑,雙眼木然,是西域回疆人,名叫麻光佐。第四人高鼻深目,曲發黃鬚,是個胡人,卻有箇中原名字叫作尹克西。
武家兄弟也非渾人,此時隻怪本身學藝不精,害得郭靖和李莫愁涉險相救,又是感激,又是自悔,當下不敢多言,拜彆兩人,自行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