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名傳四海(其一)[第2頁/共3頁]
為了吃一口大鍋飯,為了飲一口金人血,為了仇恨和生存,以及那不甘做了仆從而抖擻抵擋的豪傑豪氣,世人披星戴月地馳驅,終究行到了信州地界。
便在睡夢當中,他就奉告本身,明日醒來便分開,策馬奔騰,北上而去,他要去找渙哥兒,要去找三哥和魏伯……
“劉哥兒,你聽,這歌謠他們也會!”有人驚詫地朝老三彙稟。
嗬!販子間的讚言,不免誇大。他們都搞錯了,老三纔不是信州人,信州更不是他的故鄉,他的故鄉在山東曆城,可惜現在被金人占去……
驚變崛起,老三仍舊是優哉遊哉,貳心底清楚得很,這圍住他們的駐軍隻要一個能夠,便是辛棄∫,疾安排的,不然信州那裡來的駐軍?
老三道:“渙哥兒說了,都是為了家國天下與民族大業,七尺之軀立六合之間,拚儘骨肉就成,可不敢說一個‘愧’字!”
“哦……那我奉告你,機遇來了,我就是帶你們來投奔辛棄疾的,隨了他,到底比隨了我好太多的……”
“恰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秋意闌珊,此句或有不當,偏非應心應景,可惜老三碰到的不是黑娃,辛棄疾等來的也不是劉渙。
他這是忠義無雙,手握雄兵而不反,千裡迢迢卻顧家。兩千雄兵,就此用來保衛哺育過他的信州父老。
讓他不曉得的是,他老三,劉躍之名,便是從當時傳開來的,都說他渾身是膽,箭法超神,策畫過人,隻憑八百布衣,一起南下,滅了滔天匪盜,收了落魄世人,養成兵卒,卻不自喜高傲,更不占為己有,而是償還朝廷,獻於信州,穩固南防。
“傳聞此人幼年浮滑時,曾領五十個兄弟,殺入五萬人的金狗大陣當中,將叛徒活捉而後,再度殺出重圍,當是時,毫髮無損,好一個豪傑氣勢!”
隻是這一去滄桑,多少稚嫩變成了渾濁的眼神。幼年浮滑的好日子,董事就結束!
實在怎能怪得他了,自打當年分開信州之時,走的都是俠客路,現在回到“囚籠”當中,一時候不安閒,角色難以竄改罷了。
那人道:“本來另有這般淵源,不知是哪兩個大才?”
又道是久彆相逢非少年,執杯相勸莫相攔……
“如何不敬佩?便是這統統的兄弟們,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隻恨相見無期,不能隨他南征北戰!”
船兒近了,辛棄疾遠瞭望去,正見得老三身影,當即心中迷惑,“渙哥兒呢?哦,對了,他現在應當在臨安府……”
那人對劉渙的名聲不是太熟諳,彷彿聽過,但記不起來。可辛棄疾三個字,卻如驚雷乍響。
老三淺笑道:“那是天然的,這首歌謠,便是在這大湖邊寫成的。由兩個經天緯地的大才相和而成,一個填詞,一個賦曲!”
便在當年的二龍山時,他就與劉渙如此傳音對喊,半斤八兩。通過這兩年的修煉,其氣海當中,更加彭湃。當時號令而出,聲若洪鐘,如虎嘯山穀,龍吟大澤……
這報社與報紙的發源地,動靜就是傳得快,昨日還膽戰心驚,關門避縫的人們,目前卻喜笑容開,茶餘飯後儘談豪傑事蹟,老三的風景偉績,厥後被寫到了報紙上。
“要停下來麼?”
“那是何人,心甚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