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1頁/共5頁]
喬致道:“臣忸捏。”
喬致身子一歪,幾乎冇倒下去,連汗也顧不得擦,趕緊叩首謝恩。我忙道:“皇後孃娘,臣女覺得喬大人於此案上是有功之人,還請娘娘寬恕。”
喬致道:“翟恩仙雖已他殺,可她的養父母和隨她一道出宮的宮人張鳳仙還在,儘可鞠問他們。且文瀾閣韓複多數也脫不了乾係,下官已將他拘在掖庭屬。”
我屈膝行了一禮,安閒道:“啟稟娘娘,若說私心,臣女不敢說冇有。此案連累到臣女的父親,臣女自是不肯有一日家父也如韓複普通,被打得不成人形。是以臣女幾次三番按下去查問韓複的動機,隻在案宗上查詢線索。若臣女也如喬大人普通,緝捕韓複,動輒用刑,隻怕打死了他也查不出甚麼來,反倒驚了真凶。若翟恩仙得知訊息離了都城遠遁他方,又該往那邊去尋?”
皇後感慨道:“能查到此處已是不易。”
喬致倉猝又跪了下來,顫聲道:“臣私行遣人去內宮緝捕韓複,臣有罪。請娘娘降罪。”
我心中大喜:“多謝皇後孃娘聖心體恤,臣女戴德不儘。”
皇後轉頭問我道:“朱大人覺得呢?”
我續道:“回娘孃的話,臣女先去內阜院尋了宮女名冊來檢察。這翟恩仙是荊州人士,臣女便遣人去京中的荊州行館探聽,倒是一無所獲。就在臣女要去處皇後孃娘請旨派人去宮外搜尋時,忽見同一日的出宮名冊上,另有一名濁音閣的宮女。此女名叫張鳳仙,乃益州人。因而便請李大人拿了畫像去都城西南麵的益州行館探聽,誰知竟探聽到了。本來張鳳仙和翟恩仙要好,出宮後同嫁了益州中尉為妾,替他在京中看屋子。如此一番周折,臣女才尋到了真凶。”
皇後道:“既是朱大人討情,便恕過這回。如有下次,便不是免官了。”
我橫了他一眼,不屑道:“翟恩仙十一歲就進宮了,進宮時掖庭屬就查問過她養父母的出身來源,想是明淨人家,才氣入宮奉養。現在喬大人又說他們是刁民,那麼當初掖庭屬又為何遴選入宮?這豈不是當初掖庭屬瀆職而至?”又向上道,“濫用科罰,不免會屈打成招,即便獲得供詞,也不能取信於天下。漢高祖約法三章,漢文帝蠲除肉刑,皆以寬和為念,不以刑法為重。我太祖消滅前朝的貪狼殘暴,恰是為體味天下萬民於繁科條律、重典惡刑。翟恩仙的父母厚交當然不能逃脫同謀之嫌,但用刑也一定就能查出本相,不然韓覆在刑室中已逾一日,為何一無所獲?”
我笑道:“那就和李大人籌議著來吧。”說罷自去天井中看丫頭們跳繩。
喬致嘲笑道:“依下官看,朱大人是有私心吧。”
皇後聽罷感慨道:“這女犯實在甚美,如此麵貌卻甘心居於濁音閣十餘載,於情分歧。若非她苦心孤詣,怎能十數載如一日……究竟是為何?”
我坐在廊下吹風,手上把玩著蘇燕燕送給我的黃百合荷包。那一日我翻開荷包,看到烏黑的內襯上,繡著幾個小字:西南劍門巷。翻過來細心檢察,但見針腳疏疏,犬牙交叉,多數不是采薇的技術。再看口兒上的絲線鬆鬆垮垮,便曉得有人將這隻荷包的內襯拆下重新縫過或乾脆更調了。
皇後笑道:“她既已出宮,你又是如何尋到她的?”
皇後閉目聽得出神:“甚麼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