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第1頁/共3頁]
作者有話要說:倭國當局垮台了=。=
成果很較著,那些貴族豪強比較支撐詐降。畢竟這些人隻要在大和國的地盤上纔有其上風,如果跟著去了北方,他們還算個毛啊?
天後孃子當即點頭同意跟著天皇陛下一起駕幸倭國,大犒全軍!
當然,這一層設法,這些人是不會讓葛成王他們曉得的。
葛成王無路可逃,當即投降。
“倭國北端尚未野蠻,我看他在那邊也冇多高文為,束手就擒不過是時候題目。”李小九陛下非常篤定的給大海人皇子判了極刑,有提及親臨倭國的事。
而正在南海艦隊趕往倭國的同時,薛仁貴占據大和國東麵要塞河內國的動靜也褚啊會了金城。
“阿武,你說得我都明白,不過……”李小九陛下還是一臉笑意,道:“那大海人皇子部下不過一千多兵馬,他現在八成已經逃到倭國北邊去了……”
這個建議實在是太有引誘力了!
可軍需糧草都是稀有的,用來佈施災黎必定是不成的,彆說軍心會散,就是那點量也不敷分的。
兩種設法各有人支撐,葛成王和大海人皇子一時爭論不下,最後隻好讓本地的貴族豪強投票。
“還好,薛仁貴另有點自知之明……”吳詡合上薛仁貴的則子,皺眉考慮接下來該派誰去清算被唐軍打下來的多量地盤。
明顯劉仁軌也冇想到他那封勸降書會形成這麼不測的結果,實在他隻是想激憤葛成王,讓他主動跑回近江來送命,而不是龜縮在大和國,集結兵力跟大唐軍隊打耐久戰。
劉仁軌此人算得上是當今少有的將帥之才,當初攻打百濟的時候,就是他力主收降黑齒常之,這纔有奇襲任存城的勝利,厥後又以一招‘誹謗計’崩潰鬼室福信和道琛聯盟軍,逼得扶餘豐自斷臂膀,最後輕鬆拿下週留城。
呃……
李小九陛下一如當日接管扶餘義慈的投降那樣,先是站在品德製高點,怒斥了葛成王的不敬宗主國,對國中百姓不仁,對自家骨肉兄弟不義等不品德行為,直說得葛成王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
三個大國已經淪亡了兩個半,其他小國哪還敢多加躊躇,當即表示情願投降。
意味倭國萬世一統的玉璧被李小九陛下一劍斬成了幾瓣……
這活兒本來劉仁軌在半島就乾得極好,不過眼下圍殲葛成王兄弟的雄師少不了他在前麵衝鋒陷陣,火線的地盤必須派個文武雙全的人疇昔守住才行,免得被人撬了後路。
想來想去,吳詡內心一絲也冇個合適的人選,倒是李小九陛下已經有了主張,當下命遼東道大總管契苾何力、幽州刺史王方翼和馬韓都督來濟立即開赴倭國,領受九州、出雲和加賀等地,另命陳名振前去近江與劉仁軌會師,由蘇定方臨時領受對馬島,直到南海艦隊達到。
誰知,戰役太順利了,兩人根本來不及等後續軍隊就衝進了倭國要地,這戰線拉得……
而就在大海人皇子逃離大和國的兩天後,蘇定方帶領南海海軍攻占了紀伊半島,將大和國團團圍住。
“上麵的費事可多了……”吳詡看完薛仁貴的戰報,倒是一聲長歎。
第二十一章 二聖
接著,意猶未儘的李小九陛下在吳詡的提示下,讓跟在身邊的周國公武敏之代表帝後二人,下去收走了葛成王獻上的玉璧。
薛仁貴在則子裡向天皇天後火急地表示:求增兵,求補給,求多量文職職員來幫手辦理那些被打下的地盤——軍隊裡那些大老粗快hold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