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第1頁/共3頁]
早在顯慶四年,於老爺子就因大哥體弱,要求退休,隻是當時李小九陛下需求他作為緩衝,來對抗國舅和褚遂良宰相個人,以是於老爺子一向被留任。
大郎好歹是跳出了皇位的束縛,但是李小九要如何辦呢?
吳詡喜好實乾的官吏,這幾年也頗取了很多官聲極好的基層官員到雍州洛州二地。
天皇讓一貫深諳二聖情意的小李相公解釋那石龜上的讖言時,世人實在都悄悄鬆了一口氣。
吳詡聞言,立即就猜到了他未儘之語,麵上不由暴露訝然之色:“你如何會以為這世上真有淡泊名利的人呢?!”
“阿孃不必憂心,長安洛州二地頗多循吏,雖不比於相公等德高望重,卻也是強乾之輩,適合拔擢……”李賢這一世當了太子以後,就把心機都放在了幫手他家爹孃拔擢青年才俊上,又經曆了賑災、剿賊和清理宦海等事,他算是看明白了:甚麼忠臣良相,甚麼為李氏社稷張目,不過都是一群為爭權奪利的祿蠹罷了!
中心人才青黃不接,再加上她家二郎職位還不敷穩,吳詡俄然感覺她想要過的那種甩手不乾的日子的確是遙遙無期了……
提及來,這於老爺子也算是活生生被李家父子三代給折騰死的,這身後榮哀的事,吳詡感覺還是有需求做一做的。
到了李弘為太子時,於老爺子仍然掛著東宮太傅的職,隻是因為他在廢立皇掉隊程中的一向保持中立態度,冇有給李小九陛下找費事。
在場的官員能混到現在這職位,天然都不是甚麼小鹿小白兔之流。
“是。”李賢有些沉鬱地應了一聲。
這些都是前無前人之舉。
他如何也冇想到,他家阿孃竟然能淡薄權力至此,如果阿兄冇有死遁,那麼現在坐在紫宸殿上的人豈不是……
固然如此,他還是不得不安撫一向憂心忡忡的吳詡。
但是,飽受政*治風雲變幻培植的於老爺子的身材是更加差了,最後不得不再次提出退休的要求。
於老爺子的後事決不能比先前崔敦禮的減色。
本來,吳詡籌算在給她們老武家的第三代庖完彌月宴就趕回洛陽的。
但等這些人看清楚了那石龜背上的圖文以後,他們心中再多的花花心機都煙消雲散了,隻餘陣陣寒意……
但是,正策畫著拋出‘二聖’觀點的李小九陛下那裡肯依,隻是把許敬宗丟去東宮為少傅,仍然儲存於老爺子的名譽職位。
可現在小李相公一開口,世民氣裡都不由‘格登’了一下。
而聽著青年說了一番話後,天皇竟然也冇嗬叱他。
現在,小李相公俄然提到此次新修的佛經《大雲經》……
就在洛州這邊如火如荼的鼓吹著‘聖母臨世,帝業永昌’這天降神諭,連《洛陽晚報》等權威媒體報刊都大告發導‘洛水入迷龜獻河圖’的神蹟之時。
女帝甚麼的,對於現在的大唐官員來講,實在也不是甚麼驚世駭俗的事。
真正的純臣……
後宮形同虛設不算,更是把天後從幕後拉到了前朝,並立為‘二聖’。
李賢的建議倒也落在吳詡的內心上。
遠在長安的小吳同窗卻正忙得焦頭爛額呢,哪偶然候存眷八卦?!
就算是此次宦海大洗濯,也最多是把一些屍位素餐、才氣欠佳的世家後輩給換了下去罷了,能替代的人才實在未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