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白河早春-1[第1頁/共4頁]
阿申扛起木耙下了田,小明走疇昔,接過阿良手中的長繩,笑著問:“這是做甚麼用的?”
小明揣著些銅錢,滿心歡樂地來到鬨市。這是第二返來這裡,上回偷包子的事情還影象猶新,可這回分歧了,身上有錢,走路也感覺自傲。小明找到了一家書局,裡頭有很多新出的板印書,順手一翻,竟然都是章回本故事,但想起黃先生說,這些閒書最是誤人後輩,切忌沉迷此中,便放了歸去,回身拿了一本《論語》,並一本《詩經》,付了錢出來。店家見他小小年紀便好學,且言談甚有規矩,便又贈送了一本《楚辭》。
“吃山查。”小明從懷裡摸出一根山查條遞給阿良。
“那裡有,轉了鹽才細。”
“嗯,很簡樸哪,”阿良的口音很奇特,小明從冇聽過,“就如許。”隻見他解開繩索,拉著一頭走下田中,小明這才發明本來每塊田當中都有一根木樁子,阿良將繩索係在木樁上,轉頭對小明道:“你把繩索拖著水麵繞著田轉圈。”阿良的聲音脆脆的有些氣短。
“半年多吧。”
“噢――”小明恍然大悟。“阿良,你是那裡人?”
“拿著,該乾甚麼乾甚麼。”
“我冇乾過這個。”小明拎起比他高好多的大木耙。
“你在這裡多久了?”
“如許轉能轉出鹽來嗎?”
“阿良,如許轉是乾甚麼?”小明已經轉過了一條土槽。阿良回了一句,聲音太小,小明聽不見。這時阿良也拉著繩索轉了起來。小明靈機一動,快步跑過一條土槽,待阿良繞過來時,恰好兩人走一個方向,因而,每繞一圈,兩人便能夠聊一會兒。
河灘天涯在望,沿岸四周都是低矮的小屋,約莫有那麼幾百間,整齊起伏於樹木蒼鬱的小坡上。天空雲層豐富,聽火伴們說冇太陽便能夠輕鬆一天了。小明呼吸著微帶鹹味的氛圍,內心幾分落拓,轉眼又瞥見了走在一邊的阿良,他最多也就十來歲,又矮又小,的確是五根竹竿撐著一個腦袋,頭髮很少很黃,在頭頂紮成一個鬆鬆的小髮髻,很不幸的模樣。
小明跟著火伴們從後門出了張家的大院。大師扛著長長的木耙子和大掃帚,小明與幾個年紀較小的每人揹著幾個大竹簸箕,阿良揹著一大捆繩索,不知做甚麼用。大師一起上嘴冇閒著,小明時不時也插上一兩句。固然在他們中間他的春秋最小,可見地卻多,很快就和他們混熟了。本來,他們都是四週一帶的孤兒,張萬發的白河灘鹽場買賣大,又缺人手,因而甚麼人都招,他們常日裡就在鹽場做些雜活,逢年過節在張家幫傭,現在過年了,天又陰,曬鹽的活未幾,就他們和一些鹽民家的小孩隨便做幾天,然後就歇工了。
“對啊,再鬆一點。”阿良拿起另一根繩索走下中間的田裡。
阿良剛把山查放進嘴裡,俄然皺了皺眉頭。
好不輕易等衣服乾了大半,用手一彈也能灑下很多鹽來,日頭高了,住得近的回家用飯,也有妻小送飯的。小明遠遠瞥見張家的送飯人挑著大大兩筐飯菜朝這邊走來,大師放下東西,聚到田邊。小明和阿良坐在一處。小明一邊大口扒著飯,一邊向阿良扣問著幾個少年的事。據阿良說,這帶頭少年阿亮是養濟院裡頭春秋最大的孩子,聽彆人說是從家裡逃出來的,生性很不循分,來養濟院後和幾個春秋相仿,臭味相投的男孩子很快便混熟了。阿亮仗著個子高力量大,垂垂成了這些男孩的頭領。疇前還在鹽場做工,厥後便常和泉州地盤上的地盤惡棍混在一處,偷雞摸狗,打鬥打鬥的事情是家常便飯。最可氣的是阿亮一夥最喜好欺負強大,特彆是新來的孩子。眼看這些人年紀漸長,越來越有地頭蛇的架式。小明聽了,心中暗自記下,今後必當謹慎翼翼,且莫招惹了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