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何器?[第1頁/共3頁]
秦始皇沉默好久後,終究又說話了。
彆的,黑夫所說的話,聽上去,和丞相王綰的主張並無太大分歧。
黑夫後退出了內廷,待他重新來到寢宮以外,呼吸著深夜微涼的氛圍時,纔算緩過來。
他告罪了一聲,從謁者手裡要來筆墨翰劄,在上麵畫起輿圖來。
“故黑夫覺得,上贛、蒼梧等地,與其空置郡縣,不如分封諸公子鎮之。但不必封王,封為邊侯便可,使之帶公眾遷徙,因俗而治,漸漸推行教養。還可向邊侯領地調派監、尉、丞幫手,由九江郡、長沙郡製之,如此,即使百年後邊侯有異動,朝廷也能等閒應對……”
王綰等人,也不敢主張像周朝那樣,全麵分封,而將分封地點定在了方纔征服的燕、齊、楚三地。因為三地不但間隔秦國遼遠,且文明大異,至於秦本土和三晉,仍然是保持郡縣。
在秦始皇的打算裡,將來幾年,他在厲門、九嶷之南,另有一個更大打算要實施,到時候南征將士將有大用,豈能早早自斷乾城?
誰料天子嘲笑道:“黑夫,你這是想將朕的諸公子們,當作邊地縣令來用啊,你也曾上書稱江南卑熱,有水蠱之疾。諸公子長在北方,錦衣玉食,突然入蠻荒之境,恐怕還冇到處所,便已抱病而亡!”
黑夫下拜頓首,盜汗直冒,但這也不算誹謗骨肉吧,便又咬著牙,大膽道:“臣每一句話,都是出於公心,是基於所見所聞的肺腑之言,望陛下察之!”
但黑夫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直到本日,在好好考校了黑夫一番,觀其言察其行後,秦始皇才做出了決定。
謁者受命將收在寢宮的兩份翰劄尋來,遵循秦始皇的風俗,平常奏疏,唆使後會立即發到各官署,再發往郡縣,可一些上書,他卻會在閱後收著,既不做唆使,也不退還。
……
“此子乃公忠體國之人,監禦史多慮了。”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你說的也有些事理。”
“黑夫之言雖未能跳出分封的窠臼(kē jiù),但他能獻言以豫章、上贛分封諸公子為邊侯,便知其冇有私心。”
從天子最後的自言自語來看,起碼冇讓他龍顏大怒。
秦國的軌製,本來就是宗室無功績不得屬籍貫。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最大的公子扶蘇即將停止冠禮,最小的公子胡亥也十歲了。
天子早就看過這兩份奏疏了,卻冇有給出進一步的唆使。
“陛下請看,從鹹陽到南郡或九江郡,陸路需走兩月;從江陵或壽春到南昌,水路起碼要半月;再從南昌逆流至上贛,期間林木池沼甚多,門路險阻,又要一月……如此一來,則每年上計難以傳達,本地出了事,也隻能自行措置,難以知會朝廷。”
但同時,賣力監察官員的監禦史又提示天子一件事,那就是,豫章六縣,都是黑夫率部打下來的。目前除了餘乾道由乾越吳氏父子統領外,其他南昌、番陽、廬陵、九江、上贛五縣,均由黑夫的舊部為令、尉、丞。
黑夫總結的的確不錯,百餘年來,秦一向是實施郡縣、封君雙軌製度的。
第二份,則是仲春時,九江郡監禦史的上書。
因而秦始皇在奏疏上唆使道:“江南豫章初附,蠻夷越人不安,需各縣互為犄角,故五縣諸吏職位,不必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