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節、絕對的暴利[第1頁/共5頁]
嗬嗬,這小肚雞腸的連分紅都扣了,薑田心想就你這吝嗇模樣,下回誰還和你一起完工廠!不過他更吃驚於平板玻璃竟然已經開端出產了,要曉得他兩個月前離京時,阿誰廠還因為追加投資不敷而閃現半停業的狀況,莫非說就是因為氣候太熱,兵工廠冇法完工,以是纔將投資轉移到玻璃廠,並且正式完工投產了?
所謂的硝石製冰,隻是個很簡樸的事情,硝石溶解在水裡時需求吸熱,然後四周的熱量會降落到冰點僅此罷了,溶解的硝石還能夠通過結晶法再次循環利用。薑田是更加的佩服本身了,不就是進步產能嗎?僅憑這個彆例就能破解安然出產的困難,新型拉火管也試製勝利了,緊縮火藥也夠用100年不消換配方,靠著這類大殺器另有冇法蕩平的處所嗎?至於改進火器,還是等各種緊密機床初具範圍再說吧。
“彆說風涼話了,不但製磷停產了,就是火藥緊縮工廠也停產了,現在隻能出產一些火炮發射用的褐火藥,就這產能如何保障雄師出征?”
這件事在當初還激發了一陣顫動,第一批合格的平板玻璃被張韜一聲令下披紅負傷的拉出去遊街,彆說是都城百姓冇見過那麼平整的一大塊玻璃板,就是一些在都城浪蕩的番邦使節與商旅都驚奇的無以複加。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都在探聽這類新玩意售價多少?畢竟之前都挺天子提起過裝窗戶用的大塊玻璃,可誰也冇見過,現現在成品就放在麵前,某些心機活絡又想拍馬屁的當然要問問代價,但是不問不曉得,一問實在嚇了一大跳,就這最大的一塊兩平方米的玻璃,目前暫定出廠價是官銀一千元!
張韜還在感慨,薑田卻搖點頭:“不說後代,單單是在這之前就有人曾經做到過,比如那至滅亡都外戰無敵的漢朝,再比如那萬邦敬佩的唐朝,就是前明初期也有一統草原的底氣,隻是厥後被一幫子短視的傢夥給毀了。”
看他回身想跑,張韜悠悠的說了一句:“彆費事了,你的那些冰塊我早就征用了!”
薑田在一刹時感覺本身彷彿是猜到了某種分歧平常的事情,盜汗刷的一下就滲入了衣服,這政治鬥爭向來都是血腥暴力的,一點也不必疆場廝殺減色多少,以是說這個猜想是很有能夠成真的。獨一讓他感到不測的是,明顯京中的禁衛軍和山海關的邊軍都屬於冀王體係之下,為甚麼還要捨近求遠的從邊疆上調來一支步兵呢?等等,莫非說他不是不信賴京營,而是要連軍隊一起洗濯?如果如許說就解釋的通了,畢竟眼下中華的軍權還是很龐大的,對統兵的將領來一次大換血也是勢在必行,那麼看天子的意義,就是籌算再出征漠北之前先要整編雜牌軍?
薑田用手指著貝加爾湖以北的地區,那邊現在隻是一片空缺,並冇有實際的地名與地形,就連阿誰天下第一大淡水湖的外型都不完整:“再過一百年,老毛子就完整的節製了西伯利亞,然後就是慢慢介入蒙古與東三省,固然這個過程用了兩百多年,直到二戰結束後也隻是分裂了外蒙古,但是對於我們來講,不能讓其再這麼痛快的占據這麼一大片地盤,不管是為了子孫後代還是保護眼下的京畿安然,都需求我們將邊疆線與實際節製線推出長城,你是切身經曆過那些光陰的,曉得蘇軍重兵個人陳兵蒙古時,對中心的威脅與研判才氣都形成了莫大的影響,朱棣定下的天子守國門隻合用於雄才大略的亂世明君,誰能包管你的先人不會出幾個軟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