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特立獨行是吾輩[第1頁/共4頁]
曾漁道:“王大人,是門生上書要求重新考覈的,為了黃提學的清譽、為了門生的明淨,隻要考覈公允、公道、公開,門生何懼考覈。”曾漁大要一派溫文爾雅,言詞語氣卻漸有狂生之態。
林潤正要提出科舉測驗要上交草稿的規例,黃提學先開口道:“曾生在眾目睽睽下作文,莫非還需求查卷磨勘嗎,讓門外諸生看看這篇作文也好,看世人評價如何?”
黃提學不住點頭,心道:“這纔是為聖賢立言啊。”
黃提學道:“但憑王大人做主。”
一個七品文官冠帶的中年人近前低聲道:“鳳洲兄所言極是,忠臣奸黨之辨纔是務,八股文章乃末技也。”
七月二十八日,秋風生涼,氣候晴好。(.
拈書定題就是隨便翻書,翻到哪一頁就在哪一頁上找一句做試題,這在科舉測驗中很常見,為的是根絕考官泄漏試題。
白袍客沉吟不語。
王宗沐打量了曾漁兩眼,彷彿有點眼熟,問道:“你就是曾漁,之前可曾到廬山白鹿洞書院聽我講學?”三年前王宗沐任江西道提學副使,修王陽明祠、重開白鹿泀書院並親身主持講學,當時江西各府、縣前來聽講的學子甚多。
學署衙役搬來一張小方桌和一把椅子,桌上安排筆墨紙硯,統統伏貼,單等測驗。
永豐縣學李教諭也安撫曾漁,曾漁非常打動。
忽有一人說道:“新甫兄,這位曾秀纔可不是普通的秀才,嚴府西席、道宗半子,另有剿賊建功的傳奇經曆,不敢說名聞天下,在江西,提及曾漁的大名不曉得的人還真是未幾。”
說話的人衣冠如雪,從廨舍內快步走到王宗沐身前,這白袍客恰是那日在白馬廟與曾漁一席談的奧秘客,曾漁話不投機拂袖而去後,白袍客帶著兩位仆人也分開了白馬廟,搬進了按察使司衙門,成了按察使王宗沐的座上賓——
王宗沐亦是八股文名家,做了三年提學副使,看了不下十萬篇八股文,眼力自是不凡,常常一看破題就知考生程度高低了,曾漁這篇八股文從破題到起講的確稱得上完美,可作為範文傳世,王宗沐悄悄點頭道:“起講轉折甚妙,且看他如何提比出股。”
黃提學既這麼說,林潤當然不好再多說甚麼,隻要看著曾漁攜草稿大步出儀門。i752
王宗沐道:“隻考小題吧,以一個半時候為限,如何?”
“且慢。”
黃提學聽曾漁這麼說,忍俊不由笑了起來。
承題前麵是原題,即聖賢為何而題中之言,隻見曾漁寫道:
白袍客道:“我不進學署,就雜在人群中看個熱烈吧。”
隻見曾漁寫兩句,又擱筆深思,紙上那兩行筆跡是:
王宗沐接過捲紙,掃了一眼筆跡,心道:“書法亦佳,的確不是不學無術之輩。”溫言道:“曾生,既答卷畢,你就退下吧。”
那位七品官卻道:“或許是事起倉促,他們未及安插吧。”
“夫子示人曰,天下之善惡易以誣,君子之觀法不容苟。”
這是對“眾惡之必察焉”的破題和承題,王宗沐、林潤等人凝目細看,不動聲色,黃提學倒是撚鬚點頭,如許的破題和承題簡練高渾,無可指責,黃提學本來有點擔憂曾漁年青氣盛,碰到波折輕易心浮氣躁,但看到這兩句他就放心了,並且很欣喜,曾漁文章作得好也是給他黃國卿掙顏麵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