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清客 - 第九章 墨梅圖
翻页 夜间

第九章 墨梅圖[第1頁/共3頁]

這時雨停了,西邊天涯模糊透著淡淡霞sè,那是落日隱在雲層後。

落款隻要兩個字――“曾漁”。

阿誰老仆見曾漁一家冒雨走了,趕快對那老士人道:“老爺,俺們也上路吧,與這一家子恰是同路,這天sè呀瞧著就黑下來了。”

老士人在驛站住下,就命二仆去尋那少年墨客,但二仆把杉溪小鎮的十幾家堆棧尋了個遍,也冇看到少年墨客一家人,最後問船埠一個老者,才曉得那姓曾的墨客已經乘船走了。

老仆清算好筆墨,道:“老爺,上路吧。”

曾母周氏冇甚麼主張,當然聽兒子的,因而拭乾驢背鞍墊,抱著妞妞坐上去,四喜背上書篋,這回謹慎地用油布把書篋遮好,看曾母周氏已經撐開傘,便牽著黑驢走進雨幕。

“馬首奔騰響石灘,亂山風雨送人寒。彆來茅舍常虛榻,卻憶南華枕上看。”

老士人丁裡嘖嘖讚歎著,又去揭看畫紙,但剩下的那幾張畫紙不是被水浸爛了,就是墨水化散成了一團,冇法辨認,隻好把這一張半殘的墨梅圖用生宣紙兩麵夾著收進書篋中。

題罷打量半晌,又提筆寫道:“暮雨山行感念,庚申孟夏辛酉rì四溟隱士書於廣信府驛亭。”隨後又取出一卷詩冊,把這壁上詩謄寫下來,自言自語道:“此詩可寄曹中丞。”

這時四喜俄然叫了起來:“哎呀不好了,書篋淋濕了。”

曾漁向那兩個男仆號召一聲,背上羅盤承擔、插好長劍,雙手各提一隻衣奩大步衝進綿綿細雨中,因為黑驢馱了妞妞,這兩隻衣奩就得他來提――

這應當是一首詠梅的七言絕句,單看這最後一句就是好詩,並且書法頗佳,能夠看出是師法蘇軾和米芾的書風,用筆駿快,柔中有剛,固然筆致尚顯稚澀,但想到謄寫者還隻是一個弱冠童生,那就冇甚麼好指責的了,假以時rì,必成有所成就的書家――

雨勢不減,路亭外橫流的積水幾近淹冇了門路,坐在路亭內隻聽“嘩嘩”的水聲盈耳,說話要很大聲才氣聽清。

那瞑目端坐的老士人俄然來了這麼一句,嗓門還不小,幸虧妞妞已經分開路亭,不然定要嚇一大跳,並且這展開眼的老士人模樣也有點嚇人,左眼幾近滿是眼白,眸子子也不會轉動,看來這左眼應當是瞎的。

四喜手忙腳亂把那些淋濕了的詩稿和畫作拿出來晾在路亭石板凳上,那些畫紙都沾成紙餅了,四喜心下錯愕,都不敢正眼看曾漁,他曉得少爺對這些詩畫很看重,心想這下子他要捱罵了,捱罵也是應當,隻千萬不要趕他回石田去――

這老士人年過六旬,鬚髮皆白,但體力頗健,以鳩頭杖借力,走得還很快,那老仆揹著承擔、年青男仆挑著行李擔跟在前麵,主仆三人在暮sè中來到了杉溪驛,這裡是個小集鎮,還是水路運輸的埠頭,販子非常繁華。

白鬚老士人眼皮都不抬,好似冇聽到,那老仆看曾漁一家在雨中漸行漸遠了,不免有些焦急,但老爺不解纜他也不敢再催,老爺定是在寫詩打腹稿呢,老爺真是一肚子的詩啊,晴也詩雨也詩,這從福建一起來都寫了幾十首了――

“十步之澤,必有香草,這窮鄉僻壤竟能碰到如許一個書畫詩俱佳的幼年俊才,可貴,可貴。”

曾母周氏見曾漁、妞妞另有四喜都是一身濕透,站在路亭裡,髮梢、衣裳還在往下滴水,雖說四月末氣候不會冷,但路亭四周通風,如許滿身濕透時候長了也輕易感冒感冒,並且這雨一時半會又停不了,便站起家,叫曾漁和她一起做屏風幫妞妞遮著,讓妞妞換上潔淨的布裙,又叫曾漁、四喜也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