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1頁/共2頁]
“大宛與大夏皆已鄰近神州,如果世叔不棄,他年歸去與我劃一行如何?”初陽兀然發起,倒叫世人俱是一驚。
繞過此處,厥後卻多有外族冊本,筆墨各彆,或以羊皮紙記之,或以牛皮紙記事,其旁多有註釋譯本,頗得信達雅之真諦,更與神州傳播多有分歧,讓人大開眼界。由此可見神州寬大之胸懷不會因時因地而有所差彆,神州好學之賦性亦不會因時因地而有所竄改。
“本來如此。我欲往書院一觀,可有不便之處?”初陽立足不前,多有神馳之色。
餘氏引領世人又往書院藏書閣而去,此中所藏之書亦非在少,除卻常用之三百千、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詩詞歌賦各有成冊,雜記小品也有多少,更有前朝科考之文傳播,由筆跡可知俱是一人所撰寫。更有族譜一本,此中詳記各家各姓之籍貫由來,子孫之代代相傳,更有血脈連綴不斷之感喟。
悠長縈懷之想頃刻便要成真,餘氏亦不免失態,呆立半晌方纔出聲道:“初陽姊妹跨海而來必非常人,若能同業自是求之不得。隻是族中猶稀有隻商隊在外未歸,先祖骸骨不成獨留此處,而歸遷途中所需食宿坐騎亦要一一備齊,可否多容留一些光陰覺得籌辦?”
“無妨。我等方要於炙熱之地逗留些光陰,世叔儘可漸漸將所需之物備齊再行上路。何況我稍通神通略知醫道,雖不能誇口其他,想來欲要安然保全一族性命應可安閒。”初陽不急不躁,緩緩說來,腔調讓人聽來莫名地放心。
“本來非是神州遣使複來。”一聲輕歎,如有若無,聞之悵惘。
“同業?若你等弱女子能夠護得諸人全麵?大食人非是善類,安眠人亦非善族。”厥後有一人似有貳言。
書閣居中之處,倒是一副江山地理圖,由上可知大食、波斯、韃靼等國安在,亦可查知太陽部族之地點,但是大宛、大月、大夏之地標註卻有些稠濁,彷彿並未厘清。初陽不由出聲歎道:“世叔想必策劃已久,方能得此等輿圖。如若將西域諸國所處之方位探明,隻怕舉族回遷之日就在麵前。”
“舉族回遷乃是族中大事,雖有先祖遺訓,亦要從長計議,魯莽行事隻怕多有不當。”有人非常躊躇,便似這般建議道。
初陽欲辭不能,唯有相隨而去。繞過街角有一宗祠彆具一格,匾額上書:共祖祠,想來非是一家一姓之用。見初陽諦視此匾如有所思,餘氏於旁釋疑道:“昔日遠祖數十人皆為異姓,約為兄弟共守不去以待寶船複歸。然久無訊息、年事漸高而子孫漸長,不得已以神州為共祖而行祭奠之禮,此處恰是因此得名。”
餘氏亦非柔嫩寡斷之人,聽聞此言如何不肯,當即相約一年以後舉族東歸。合族之人得聞此訊,無不欣喜如狂,想來故園之思必是深深烙印於世民氣間。外族衣衫雖久著於身,外族言語雖久聞於耳,然血脈不息、學問不竭,神州之想便是四海一同。
當日宴開長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儘皆同慶,歡聲雷動,初陽英娘俱不能免俗。
言畢翹首眺望如有所待,然終見二女並立再無伴行,來者不免有些驚奇,臉上憂色垂垂消逝,目中神采亦隨之暗淡。初陽見之不由得心絃一動,彆有酸澀在心頭,當下與英娘一同上前見禮道,“吉州江氏初陽與姊姊遊曆至此,驚悉神州猶有後嗣遺存,故而冒然拜訪,還請諸位叔伯勿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