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日月當空照中華 - 第二九五章 曆史慣性

第二九五章 曆史慣性[第1頁/共2頁]

以是楊鶴當場安設的招安體例,底子不能見效,饑民從賊都是因為在本地活不下去,你把他安設在本地,有糧食佈施還好,一旦冇了佈施,頓時就會再次從賊。

由此可見,三邊總督衙門遷到花馬池,固原鎮移防河套長城沿線,並改成定虜鎮,實在是精確之舉。

且說延綏參政陳奇瑜帶著三千官軍馬隊,押送著大量被捆綁了雙手的亂民,經靖邊、定邊,一起往花馬池而去以後,孫傳庭派巡按禦史李應期與綏德守將杜文煥,前去米脂四周的山中,尋覓並完整焚燬王嘉胤等人的盜窟老營,本身則與賀時雨一起出發返回了榆林城彌補休整。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這些流賊首級,當然都是亂世當中的梟雄人物,如許的人都不笨,以是在延安府城以外大敗而歸,特彆是在綏德城外再次大敗而歸以後,這些人就吃一塹長一智學聰明瞭。

孫傳庭覺得此番擊潰了這一多量流賊以後,延綏鎮轄地內如何也能夠溫馨一陣子了,起碼能讓在外馳驅了兩個多月的麾下將士們安安穩穩地過個好年。

與此同時,一個月前流亡宜川的王嘉胤、王2、王左掛也在冬眠了一段時候以後,再次聚眾攻占了宜川縣城,殺死了守城官吏,在城中燒殺劫掠、大索賦稅。

汗青上楊鶴當三邊總督的時候,招安了流賊以後,老是將其骨乾收編為官軍,然後將亂民當場安設。

現在的定虜鎮,也就是本來的固原鎮,袁崇煥到任三邊總督以後考慮到六盤山深處的固原鎮地盤瘠薄、貧困已極,有力駐屯雄師,冇過量久,就報經崇禎天子同意,將三邊總督衙門遷到了總督衙門曾經的駐地花馬池,並把固原鎮也一併移防到了花馬池,也就是後代甘肅的鹽池,今後改稱定虜鎮。

與此同時,早就與葭縣的流賊互通了動靜的王嘉胤所部流賊,也冇給領兵前來圍殲的洪承疇任何機遇,傳聞陝西巡撫派兵前來圍殲,當機立斷就燒了宜川縣城,裹挾著大量宜川百姓,也往東逃去,從封凍的壺口上遊過了黃河,逃進了山西境內的吉州。

而這個時空當中十一月就開端封凍的黃河,則給了流賊一個天賜的機遇,能夠毫不吃力地過河往東,進入山西反叛。

至此,崇禎天子關於圍堵陝北流賊的最後假想還冇有正式開端,就已經失利了。

現在袁崇煥在寧夏、定虜等沿黃地帶募民屯墾,倒是能夠把被迫從賊的饑民遷徙到那邊安設耕作了。

移防以後,三邊總督衙門不缺銀子,不缺馬匹,不缺肉食,現在所缺的隻是人丁,也就是用來擴大屯墾的人丁。

三邊總督衙門和定虜鎮移防花馬池以後,所麵對的情勢,比疇昔在六盤山山區的固原城時好轉了很多,在崇禎天子批準同意之下,三邊總督衙門設置了三邊鹽運司、茶馬司,並在花馬池邊外開設榷場,與鄂爾多斯擺佈翼諸部展開食鹽和茶馬互市,財務環境大為好轉,一改過去在固原之時欠餉缺糧、缺吃少穿的局麵。

再加上之前在寧夏黃河兩岸,募集了部分原屬固原鎮隨軍的家眷和固原、慶陽、平涼等地饑民,在那邊屯種土豆、番薯、玉米等作物,糧荒的環境比陝北黃土高原上好了很多。

以是陝北亂民造反以後,袁崇煥就給三邊總督部屬的延綏巡撫、陝西巡撫、甘肅巡撫額彆傳去了軍令,流賊骨乾一概不準招安,必須斬草除根,而被流賊裹挾的亂民,俘獲以後也不準在原地安設,而是全數送往寧夏鎮、定虜鎮等地屯墾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