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雲中霽暮色[第1頁/共2頁]
說話間溫三娘搖著綴了伽楠香和綠鬆石流蘇串的團扇走了出去,其身後是著秋色短臂襦裙、低眉紮眼的溫二孃以及剛滿五歲還被奶孃抱著的溫六娘。
方氏對三房一家回京是上心了,西苑傢俱金飾皆改換了新的,而安插亦是照著十多年前溫世珩與林氏的愛好,溫世珩走的科舉之路,在國公府中是勤讀詩書擅作經綸的典範,配房中總彌散著淡淡的書卷墨香……
溫榮知阿孃夙來溫婉性平,心實意軟,是不會防備人的,如此性子卻輕易被人算計了去。
祥安堂中人都散去,溫老夫人隻留下身邊服侍的白媽媽,白媽媽取出銀鎏金雙層香爐,揭開鏨刻著綻放蕾蓮的鏤空爐蓋,移走雲母片,自那鎏弓足瓣纏枝香盒中撚出一粒蘇合新香……屋內氣味垂垂濃烈。
“老三為何會在這時回京,杭州郡的肥差還留不住他麼。”
那一世做了阿爺通房侍婢的姚氏,就是在這時被安排入阿爺和阿孃房內的,溫榮望著麵龐清秀、垂首恭立於廊側的姚氏,考慮該如何是好。
溫榮心下嘲笑,換做當時的溫榮早與她起爭論了,照她那般說話,他們三房倒還不如禽鳥了,隻是當今得饒人處且饒人,冇得剛回府便惹得大師不歡暢。
“現在你們返來了,一家子總算是團聚,雖說回的是自個兒府裡,但畢竟離京數年,多多極少會有不風俗,如有甚麼不順心不遂意的,千萬彆藏著,與我說便是,我這當大嫂的賣力府內裡饋,甚麼都不怕,就怕你們客氣冷淡了。”方氏牽著林氏的手親熱地說道,離了溫老夫人火線氏便放開了很多。
果不其然,聽聞此話溫菡臉刹時變了色彩,不敢再多言……
西苑裡安排了粗使灑掃婢子數十人,溫世珩同林氏的主屋差使婢子六人,溫景軒、溫榮、溫茹每人房內差使婢子各四人。
“溫榮不過和菡娘普通,皆是出自黎國公府,縱是論那描述風采,溫榮亦不及菡娘半分。”溫榮衝溫三娘笑了笑,杜口不提教坊歌伎之詞。
林氏等人亦誠意地謝過方氏,閒絮一會便各自歸去歇息,中午廚裡送來精美吃食,倒也統統順心。
溫榮見溫菡又待發作,心有不耐,遂看向菡娘手中的團扇,那伽楠香墜子跟著團扇輕搖,送來陣陣香風,可謂風雅,隻是在溫三娘心目中,迦南香再寶貴也不及團扇扇麵上題著的清俊小楷。
“不必了,先瞧著吧,這事越少人曉得越好。”
溫三娘眸子子斜睨了溫榮一遭,固執團扇掩嘴道,“早聞杭州郡三叔一家本日返國公府,本該早早來迎了mm的,不奈那鸚哥聒噪不肯吃食,兒知老祖母喜那鸚哥討巧,哪敢懶惰,故遲了些。”
白媽媽是溫老夫人從孃家帶來的貼身侍婢,對溫老夫人最是忠心,當年一事,除主使者溫老夫人,隻餘下白媽媽一人曉得了。
溫榮和溫茹皆換了身家常妝花織金襦裙,略微清算後便隨阿孃往祥安堂而來。
溫榮本覺得這不友愛的口舌到此便止了,未曾想溫菡不滿本身那一拳打在了軟被褥上,不痛不癢冇風趣,身邊溫榮隻端坐吃茶像根木頭似的,不免還想試上一試。
溫老夫人半靠在墊了栗色盤絛繚綾軟褥的紫檀壺門矮榻上,微閉著眼,撥轉動手中念珠。
“但是那西域進貢的白羽靈禽,早前聽聞賢人犒賞了國公府一隻能誦經的靈鳥,非常奇怪。”林氏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