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 226 章[第1頁/共4頁]
鬥轉星移,間隔顧老太爺上奏內廷已有小半月,時至臘月。
“他父親和叔叔都娶了趙總督的姐姐,陳宣爹孃雖死了,叔母可還活著。趙總督向著誰,都不好辦,如許避嫌反而對了。”寧禎揚解釋道:“不過我看著,趙越北和他挺靠近。”
這滴珠自幼被老鴇子教得比花解語,深知當在男人麵前如何進退,她本來覺得寧禎揚能留在她這房裡,好讓她有底氣去壓過寧禎揚在京中納下的另一侍妾。
蘇安受教點頭, 外頭風聲吼怒,蘇妙真道:“得, 我這邊也到時候回養榮堂, 奉侍祖母用藥了。蘇管事前回吧。”
寧禎揚屈起中指,在書案上敲了一敲,自言自語,“必然是為那聚珍秘法,隻是何故把景明也召去了……想來多數是蘇問弦提及顧長清的手劄,不貪功不避嫌,蘇問弦卻有些眼界。”
四人免了他的禮,在胖管事的引領下抬步出來,胖管事使眼色讓其他下人去牽馬,彌勒佛似的肥臉笑出了花,繞過鏤花水磨磚照壁,行至一箭寬的甬道,就見一雙頰微陷的男人大步下階,朝他們走來,恰是陳宣。
此時得了一個立名立萬的機遇,他本可獨攬其功,卻把顧長清也牽出來在聖上麵前過眼,這份胸懷城府,實在了得。
這幾日滴珠發覺這吳王世子隨和溫文,很有江南文人雅士的風騷,比陳宣要多幾分和順。膽量也大了些,見寧禎揚半晌一言不發,撅了那紅馥馥的唇道:“世子爺,怎得半天不說話,莫不是這麼快就厭倦奴了,還是昨夜奴服侍的不好。”
傅雲天頗不耐煩,“陳宣不去他孃舅宣大總督趙府,偏要在這金陵會館待著。說要連請十天的堂會,害得我們大寒六合往外跑,依我說那裡不是聚的地兒。”
寧祿答道:“並無,除了白日裡往宗人府坐著,再冇見他如何,之前也就冬至那日遞了朝賀表箋進宮……”
百分之三十以上或二十四小時,嗯
蘇母連兒媳都不讓侍疾的,王氏三妯娌隻得早出晚歸過來探視,比住下更費事。蘇母也冇有讓孫女輩侍疾的設法:蘇妙娣來年就得出閣,諸事繁忙;蘇妙茹是庶子所生她並不待見,蘇妙倩又過於怯懦了些,在蘇母麵前拘束得很。
蘇母因著前些日子蘇問弦為她做功德廣贈冊本已然大悅,本日又有此封賞,更是喜氣洋洋,把那冬至當日落下的病也好了七七八八,飯後,拉著蘇問弦噓寒問暖小半個時候。
*
而蘇妙真,蘇母本捨不得這嫡孫女刻苦。可蘇妙真這一月來服侍得比丫環婆子還細心,端藥倒水,無所不作。
拉住他還要廝纏,各式手腕都使了出來,把寧禎揚挑逗得氣味不穩,分了手摸進她衣衿,滴珠被他掐了一下秘處,嚶嚀一聲,身子都軟了。
蘇全與幾個靠近丫環俱咦一聲。
突聽外頭王府長隨道:“臣有事,回稟世子。”
寧禎揚突然神采腐敗,推開鬢亂釵斜,暴露了白嫩嫩酥胸的滴珠。
金陵會館夜夜紅燭高照,高朋滿座,可謂是來往無白丁,京裡的紅姐兒也每晚坐了小轎,帶了琵琶琴簫去赴這堂會,裡頭徹夜的絲竹歌舞、唱戲平話、男女謔浪之聲讓前後街的平頭百姓都來往側目。
另有那顧長清,顧家五代皆出肱骨之臣,顧長清他又才名甲天下,來年春闈必得高中。
言畢,隻見那牌坊下立著的平江伯府的胖管事滿臉賠笑地出去,打個千兒道:“四位爺,小的給您存候了,宣大總督趙家、薊遼總督慕家、齊家另有文家的幾位少爺已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