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征高句麗(一)[第1頁/共3頁]
世人齊聲應諾。
李繼宗到任今後,派出邏騎,刺探趙雲部下動靜。但是三韓百姓非死即躲入深山,趙雲部下斥侯又短長得很,是以邏騎固然派出很多,實際環境卻知之甚少。李繼宗並不斷念,親身出馬,統領一隊精騎前去刺探環境,見趙雲部下雖眾,但行屯田之舉,覺得漢朝欲久占三韓之地,並無北下之意。李繼宗歸去今後,隻是練習兵馬,設通例邏騎,乃至大漢增兵數萬,也未獲得切當動靜。
孫羌是孫堅之弟,自小熟讀兵法,一身技藝也甚是了得,辦事妥當,趙雲一貫甚是看重。小將田鋒為國粹一期學員,因為司馬家一案立下大功,申請調到野戰軍隊。薑述召見田鋒麵談,見田鋒沉穩有度,技藝純熟,熟知兵法,將他派到趙雲部下為將。趙雲雄師啟行之前,考慮孫羌沉穩有度,田鋒心計甚多,又學習過格物學,委以孫羌前鋒重擔,田鋒為副前鋒。
前次李繼宗統兵攻打漢境,大敗而歸,東川王曉得中原是個龐然大物,氣力太強,是以並未對他兵敗停止獎懲。東川王崇尚中原文明,讓李繼宗尋覓識字士卒,命人謄寫諸人見聞,綜書,名為《大漢傳聞錄》。又遵循東漢官製,鼎新政體,將相加、對盧、沛者、古雛加、主簿、優台丞、使者、皂衣先人等官職,改成丞相、禦史大史、太尉等官職,又將五省改設為東西南北中五郡,設立太守、縣令,又改軍製,設立大將軍、驃騎大將軍、衛將軍、四鎮四征將軍、衛尉。
正德四年六月,收完夏糧,趙雲聚齊眾軍盟誓,正式討伐高句麗。東萊水軍副統領甘寧,統領五千水軍沿途運送糧草輜重,彌補軍需。
帽山隘關,兩座烽燧遙遙相望,互為犄角。隘關所連的山脈,盤曲延長至崇山峻嶺。這道隘口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天然流派,阻在大漢精兵麵前。
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南接三韓,北鄰夫餘,西臨丁零,定都丸都,與中國半州麵積相仿,共三萬餘戶。其國多大山深穀,平原極少,百姓隨山穀覺得居,飲食澗水。因為貧乏良田,百姓固然著力勞作,仍然不敷充饑,是以其俗以節食為德,卻好修治宮室。丸都城內,王宮所居擺佈皆蓋有精彩宮殿,供奉鬼神,又在王宮以北立祠,專門供奉靈星、社稷。其國人道情凶急,常常於路打劫。國王號東川王,原官職有相加、對盧、沛者、古雛加、主簿、優台丞、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品級。
“諸位部下兵餉,因為來回運輸不易,已經在大漢銀行動諸位單設戶頭,兵士即便捐軀,兵餉獎金也會普通到戶,家人仰仗戶籍證明能夠支付。”趙雲申明兵餉地點,以安兵將之心,接著說道:“此次行軍雖有門路可通,但是山路居多,是以糧草輜重不能從陸路運送,由甘寧將軍從海路運輸。一起多有險要之處,各軍行軍之時,沿路務必多派斥侯,以免中敵埋伏。貽誤軍機者,重罰!……”
固然孫羌、田鋒做得非常隱密,但在間隔南郡百裡,踏入高句麗疆界之時,已經透露行跡。李繼宗獲得軍報,傳聞漢軍大肆北上,已距南郡百裡之遙,即便他再膽小,也不由嚇出一身盜汗。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朔風飛揚兮,蒼穹飛雪。旌甲蔽日兮,笑與君決。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衝犯軍法兮,身不自在。號令明兮,獎懲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黎。殺儘賊子兮,覓個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