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霸王孫策 - 104、銅礦和鑄錢

104、銅礦和鑄錢[第2頁/共2頁]

有了產量不低的銅礦,想要將銅礦轉化為能夠實際的財產,就要鑄錢。

南昌縣城以東,武夷山脈以西,也就是廣義上的綠銅礦山區。全部地區漫衍著大量的銅礦。

這些都是孫策小我的私產,說白了,這些錢都是孫策的錢。

但是,董卓的這道號令,實際上對於天下的影響並不大,首要影響的是洛陽一代。當時天下已亂,在董卓的節製範圍以外,已經冇有多少人服從其號令了。

孫策叫住兩個工人,看著竹筐裡滿滿一筐的五銖錢,微微點頭。

豫章郡也就是後代的江西省,江西銅礦資本之富,居天下之首。

當然,最好的錢還是是建武五銖,其次是明帝、章帝、和帝等期間所鑄五銖,再次則是桓靈五銖,至於董卓小錢底子無人利用。

《漢書》中曾經記錄:“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予平賈。歲時存問茂材,犒賞閭裡,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

光武帝建武初年,官府下達了製止私鑄銅錢的禁令,東漢期間的文獻中根基也上不見有關於私鑄貨幣的記錄。建武十六年,東漢朝廷規複鑄行五銖錢,一向到明天,百姓當中通用的也是傳承了數百年的五銖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

現在的題目是,孫策該利用哪種錢範來鑄錢。

這一帶,孫策推行的並不是一麥一稻的蒔植軌製,而是一年兩稻,一年兩收。也就是說,這裡蒔植的是雙季稻。

孫策帶著一眾文武,走進鑄幣場內,正都雅到兩個赤膊工人抬著一筐子剛鑄好的五銖錢,往外走。

...

一起之上,華歆說不愁悶是假的。去了一趟廬陵縣,返來以後,成果半個豫章郡就不歸本身管了。

孫策將新鑄好的錢扔回竹筐,對勁的點了點頭,隨即對身邊的華歆說道:“子魚,我拿建武錢範鍛造五銖,你感覺如何樣?”

南昌縣四周,便是軍山湖和撫河,地盤肥饒,水源充沛,人丁麋集,農業極其發財。

自桓帝期間開端,五銖錢的質量開端敏捷降落。筆跡淺而不顯,筆劃粗,肉麵多瘢疵,重在2.5g擺佈。

“拿一枚建武五銖過來!”孫策對身後的淩統說道。

孫策點了點頭,華歆說的不錯,他確切是出於如許的考慮。

特彆是豫章郡內的銅礦山,更是對孫策相稱首要。

雙季稻在中國具有悠長的蒔植汗青。

自桓靈以來,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五銖錢製造精緻。

但是,孫策治下十郡當中,各種劣幣仍在一同暢通。

二來,因為東漢期間,處所郡縣自行鍛造貨幣,是以錢範的題目也不需求考慮。

華歆聞言,拱手說道:“回稟主公,此舉大善。”

是以,現在孫策本身鑄錢,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並冇有任何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