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之曹家逆子 - 第1073章 第一次朝會
翻页 夜间

第1073章 第一次朝會[第1頁/共2頁]

劉備持續道:“封趙溫為東平郡候,孔融為魯郡候,劉表為廣陵郡侯,其彆人待朝堂商討過後,一一封賞。”

大漢乃禮節之邦,婚喪嫁娶,春夏祭奠,做任何事都有牢固的典禮,停止過後纔算事情辦完。

諸葛亮笑道:“武帝期間,匈奴比年寇邊,大漢軍隊騎術不如匈奴,兵器不如匈奴,隻能被動捱打,武帝為竄改這一局麵,命衛青學習匈奴戰術,這才一舉打敗匈奴,打出大漢的赫赫威名,以是軌製是誰提出來的不首要,有效就好。”

第二天群臣又早夙起來去插手劉備即位後的第一個朝會。

劉備也冇讓他們絕望,開口笑道:“朕順天命承大統,登上帝位全賴諸位之功,擬詔,封大司頓時將軍袁紹為冀州侯,秩俸萬石,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喏。”被點到名字的人同時出列叩拜。

“益州乃大漢麵積最大的一個州,成都平原更是千裡沃野物質豐富,秦昭襄王就是仰仗此地供應的糧草才贏了長平之戰,陛下若能占據益州,天下便占了一半,屆時不管是出祁山攻關中還是出南陽攻中原都會便利很多。”

宮門翻開,群臣入殿,遵循各自的官職站定,右邊武將排第一的天然是大司頓時將軍袁紹,其次劉表,左邊文官排第一的是趙溫,其次孔融。

做完這些,不管老天爺同分歧意,劉備都成了公認的大漢第二十五位天子,至於北方那位傀儡天子,被劉備遙尊為太上皇,在許都放心養老吧。

劉備正襟端坐,雙手抓著膝蓋想了半晌說道:“既如此,元龍你來主持,袁紹趙溫,劉表孔融,張昭張竑,閻象楊弘諸葛亮幫手,你等儘快商討出一份計劃來,朕先看看再說。”

“謝陛下。”群臣同時起家站直,等候的向劉備看去。

此次即位籌辦的確切有些急,很多事情都冇籌辦,封賞一事更是顧不上,群臣對此非常瞭解,聞言拜道:“臣等遵旨。”

主公稱帝了,他們也該升官了,會遭到甚麼樣的封賞,很值得等候啊。

劉備又道:“現在天下戰亂,諸侯紛爭,朕雖即位,但不平者甚眾,如何應對他們,諸位愛卿可有建議?”

爭霸天下的機遇冇了,趁機為後代子孫撈個爵位也挺好的。

文武站定以後劉備才穿戴玄色蟒袍,戴著十二冕旒,在數名侍女的簇擁下走了出來,走到龍椅前坐定。

“所謂創新,不止科技另有軌製,大漢的三公九卿製用時四百餘年,已經有些不應時宜,部屬建議打消三公九卿,改成三省六部製,再設立五軍都督府,鼎新軍製,適應潮流。”

冇體例,這幾人雖不是劉備的親信,倒是大漢現在最德高望重的老臣,冇有他們支撐,劉備的皇位就坐不穩。

平時都是如此,更何況新帝即位這類數年乃至數十年才產生一次的嚴峻事件,各種禮節法度煩瑣的看著都眼暈,劉備與群臣卻不厭其煩,一絲不苟的將其停止了一遍。

“至於劉璋,陛下無妨封他為王,請他來壽春居住,他若不來再出兵討之。”

劉備蹙眉道:“三省六部,五軍都督府,這不是曹昂在遼州玩的那一套嗎?”

劉備對益州早就垂涎三尺了,聞談笑道:“那元龍感覺,派誰入蜀傳旨比較合適?”

陳登出列說道:“陛下,當今諸侯僅剩漢中張魯,益州劉璋,西涼馬騰及中原曹操數人,臣覺得除曹賊外其他三人皆可拉攏,先說張魯,此人信奉的是五鬥米教,實施的也是道家那一套,陛下無妨將玄門定為國教,封他為玄門天師,為他建道觀,答應他在天下隨便佈道,想來他應當會承諾,若不承諾,我們再出兵討之就有來由了,先禮後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