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出事了?[第1頁/共4頁]
“哦?”我一陣鎮靜問到:“袁紹起兵了嗎?”
賈詡聽出他有拉攏之意,趕緊推讓:“明公莫要謬獎,鄙人實不敢當。昔日曾隨李傕、郭汜,開罪天下;後有幸跟班張繡將軍,言聽計從待我深厚。本日歸降之議,不獨為朝廷大計,也是為張將軍謀條前程。”賈詡早算好了,以我之愛才,需求設法拉攏本身。但本身一者有禍國殃民的臭根柢,二來不是起家之人,進幕府必有嫌隙,不如保持一個不即不離的乾係,在朝裡當個閒差,安安穩穩混口飯吃。
“賈先生,這一起上可好啊。”我特地笑嗬嗬踱到他近前。
“望將軍勿疑!”賈詡目光通俗地望著他,“您與曹家和程閔的恩仇已經一筆取消,您如果不信,我們到了許都便見分曉。”
被公孫瓚殺死的前任幽州牧劉虞生前對少數民族很有安撫,因此其舊部也與烏丸、鮮卑等部落交好。劉虞遇害後,鮮於輔等幽州舊將為了給劉虞報仇,結合烏丸人一同起兵,幫手袁紹打擊公孫瓚;又通同鮮卑人殺死了朝廷任命的烏丸校尉邢舉,改由廣陽懦夫閻柔代理此職,督率鮮卑、烏丸各部落人馬,誅殺公孫瓚調派的官員。現在公孫一黨已經殄滅,這些幽州將領又有烏丸部落支撐,垂垂開端不買袁紹的賬了。
“這叫甚麼話?”張繡不明白。
“疇昔的事不要提了,”我不待張繡說完就攙他起來持續道:“將軍既深明大義肯於歸附就是朝廷的功臣。”
他話未說完我就端起了酒,放聲道:“在坐各位,張將軍率部遠道而來,我們先敬他一盞,慰勞他鞍馬勞累。”這一嗓子把帳內官員、將校都變更起來了,大師紛繁起家敬酒,張繡從速避席謙讓,說了一半的話又嚥下去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繡不得不為曹丕的寬弘漂亮所傾倒,由衷感慨:“公子胸懷廣漠有如瀚海,末將深戴德德,今後定當效犬馬之力竭誠以報!”
我笑道:“哦!將軍不必牽掛,本官已命人送去飲食了。”
張繡再三謙讓,我天然不允,隻得如坐鍼氈地歸坐下來,內心更加嚴峻,猛一眼瞥見郭嘉正拉著賈詡退席,憶起賈詡叮囑過本身,見到曹操要主動要求遣送人質,如許才氣化解嫌隙。想至此他趕快開言:“明公,末將家眷尚在軍中,是不是……”
“甚好甚好。”曹丕笑道:“我那周姨娘剛產下一子,名喚曹均,與令嬡同庚。如果將軍不棄,可否將令嬡配與吾弟,使你我兩家永結秦晉之好?”
“正因袁強曹弱,您又與曹操有仇,我才主張歸附程閔。”賈詡手撚髯毛踱著步道,“那曹操、程閔奉天子以討不臣也好,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罷,歸正天子在他手上,歸順他,自道義上說得通,即便今後真敗北也有迴旋餘地。可袁紹雖強卻背了個犯上的名義,您如果跟著他乾,萬一敗北了,那叫‘開罪於天,無可禱也’。自絕後路的事萬不成行,這是歸順程閔的第一個啟事。”
顛末周到的籌劃,我命劉延坐鎮白馬縣、於禁坐鎮延津渡口,作為順從河北的第一線;本身帶領雄師撤至官渡屯駐,靜候袁紹雄師開至。但是苦苦等待了兩個多月,卻連仇敵的影子都冇看到。
我早就作好了籌辦,可眼瞅著袁紹還在鄴城磨磨蹭蹭的,等得都有些不耐煩了,乾脆留下雄師屯駐官渡,帶著親隨回許都安插火線。我方纔回到京師,就有動靜傳來,穰縣張繡順利歸降朝廷,並在賈詡的發起下分開穰縣率部北上,籌辦到官渡幫手背戰。我聞知後立即致書請他們到許都會合,待袁紹起兵之際一同北上。